小明同学在理化实验考查中抽到的考题是“探究某种盐的性质”,他按照实验流程将一定质量该白色固体溶于水配成溶液,再用贴有标号的3支试管分别取适量上述溶液,按照如图1所示的方法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Ⅰ. [实验现象]A.溶液变红;B.__________________;C.产生白色沉淀。根据以上现象,小明得出结论:白色固体为碳酸钠。根据该结论写出试管C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Ⅱ.考试结束后,小明和小伙伴们讨论结果,提出问题,并在老师的指导下继续进行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酚酞试液变红究竟与溶液中哪种微粒有关呢?
[进行实验]同学们取了三份酚酞试液进行如图2实验:
(1)实验1的目的是为了说明水分子不能使酚酞变红。小明认为实验1没必要做,你认为小明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2中酚酞试液未变红。
(3)实验3滴入碳酸钠溶液,振荡,酚酞试液变红,向变红后的溶液中再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酚酞试液变红与溶液中的_______________ (填离子符号)有关。
[实验反思]若将[进行实验](3)中的氯化钙溶液换成石灰水,能否得出同样的结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的一些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_____(从A~E中选择,填字母) ,若用F装置测量CO2气体的体积,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___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 )明显影响。
同学们在复习时构建了如图所示的知识网络,“一” 表示相连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图中M所表示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一种酸与一种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有______________ ( 填数字)条连线间的物质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
金属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是关于金属的三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Ⅰ | 实验Ⅱ | 实验Ⅲ |
(1)实验Ⅰ中以“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的快慢”为标准来判断锌、铁的活动性强弱,有同学认为该实验设计不够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Ⅱ中C试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Ⅲ为实验室模拟炼铁的装置图。
①加热Fe2O3之前要先通一会 CO,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末加酒精灯装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KNO3和K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C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
溶解度/g | KNO3 | 13.3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KCl | 27.6 | 31.0 | 34.0 | 37.0 | 40.0 | 42.6 | 45.5 |
(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出“m”和“n”两条溶解度曲线如图1,其中表示KCl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_。
(2)20 °C时,向10 g水中加入2.5 g KNO3充分搅拌得到x;再加入2.5 g KNO3充分搅拌得到y;继续升温至50 °C得到z;则x、y、z中为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___,z 的溶液质量为_____________ g。
(3)如图2所示,20°C时,将盛有饱和KNO3溶液的小试管放人盛水的烧杯中,向烧杯内的水中加人某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加入的物质可能是下列中的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氢氧化钠固体
B生石灰固体
C冰块
D硝酸铵固体
2018年10月,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与福州大学化学学院合作发现了一种固态z- -机制复合光催化剂,实现了太阳能人工光合成燃料过程,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1)该转化过程中,______________(填“原子”或“分子”)没有发生变化,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________。
(2)该过程可缓解__________,是人类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