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滴加液体
C.移走蒸发皿 D.读出液体的体积
化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下列几位同学的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
A.小然同学每天饮用一盒牛奶,补充身体需要的蛋白质和钙等
B.小颖同学发现家中冰箱异味很重,在超市购买适量活性炭置于冰箱中以除去异味
C.小英同学喝完饮料后,将铝制易拉罐丢入“不可回收垃圾”的垃圾桶中
D.小欣同学观察到家中热水瓶内水垢较多,加入适量食用白醋来除去水垢
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陶瓷烧制 B.火药使用
C.粮食酿酒 D.甲骨刻字
现有一瓶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样品,为了探究样品变质的情况,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产生气体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请结合图中的实验数据,计算:
(1)烧杯中加入稀硫酸的质量是多少? _______
(2)变质后的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1位小数) ______
某小组同学在实验室研究铝与氯化铜溶液的反应。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①红色物质附着于铝片表面 ②铝片表面逸出大量无色气体,放出大量的热 ③烧杯底部出现红色沉淀和白色沉淀 |
(1)打磨铝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
(2)现象①和现象③中的红色物质均为Cu,生成该物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经检验,现象②中的无色气体为氢气。甲同学猜测可能是氯化铜溶液显酸性,经pH计检验,pH_____7,证实了甲的猜想。
(4)探究白色沉淀的化学成分。
乙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认为白色沉淀可能是氯化亚铜(CuCl)。
CuCl中铜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
(查阅资料)
①CuCl可与浓氨水反应生成无色的Cu(NH3)2+和Cl-。
②Cu(NH3)2+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变为蓝色;Cl-可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进行实验)
①取烧杯底部的白色沉淀,充分洗涤;
②向其中加入浓氨水,沉淀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将无色溶液分为两份;
③取其中一份无色溶液……
④将另一份无色溶液放置于空气中……
以上步骤③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步骤④的现象是________。
(得出结论)通过实验可以确定,该白色固体是CuCl。
(反思与评价)Al和CuCl2溶液反应为什么会出现CuCl呢?
丙同学猜测:可能是Cu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了CuCl。
丙同学为了验证猜想,取Cu粉与15% CuCl2溶液混合,无白色沉淀产生。
(5)丙通过分析Al与CuCl2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改进了实验,证明了Cu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了CuCl,改进之处是________。
(6)丁同学认为丙同学的实验还不够严谨,还应考虑________对Cu与CuCl2溶液反应的影响。
味精是生活中的调味品。味精的鲜味来自于主要成分“谷氨酸钠”(化学 式是C5H8NO4Na,易溶于水,与AgNO3不反应),另外还含有NaCl及其它成分。
(1)实验表明,味精在100 °C时加热半小时,只有0. 3%的味精(谷氨酸钠)生成焦谷氨酸钠(有毒),对人体的影响甚微。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味精不能吃,对人体有害
b 尽量避免在菜肴温度较高时使用味精
c 生成焦谷氨酸钠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d 实验是研究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2)称取5.0 g味精配制成50 g溶液,量取蒸馏水的量筒规格是__________________。
a 10 mL b 50 mL c 100 mL
(3)如图是配制过程,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 (填序号)。
(4)为测定味精中NaCl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向上述配制好的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至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过滤后得沉淀质量为2.87 g,则该味精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5)实验后对比味精袋上的标签,发现所测得的NaCl的质量分数偏高,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填字母)。
a 配制溶液时仰视量水
b 反应中加入的AgNO3溶液过量
c 洗涤、干燥沉淀不彻底
d 味精中有其它能与AgNO3反应生成沉淀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