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九年级“我们爱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完成了如图所示的A、B两个实验。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中酚酞的作用是_____,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2)B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Na2CO3的俗名是_____。
(3)实验后,将两支试管中的废液都倒入废液杯C中,发现混合废液浑浊并显红色。
(分析思考)同学们经过思考一致认为,混合废液显红色是B实验后试管中的溶质与A实验后试管中的酚酞反应的结果。
(提出问题)B实验后试管中的溶质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试管中的溶质是NaOH;猜想二:试管中的溶质是_____;猜想三:试管中的溶质是Ca(OH)2和NaOH。
(实验验证)华雪同学利用废液杯C中的混合废液来确定B实验后试管中的溶质:将一定质量的废液过滤,取10g滤液并向其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当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为20g时反应完全,继续加入稀盐酸,气体的质量不再增加,根据反应现象得到如上最右图所示的图像。
(实验结论)定性结论:分析图像得出:猜想二是正确的,产生的气体是_____(填化学式);猜想一和猜想三是错误的,原因是_____。
定量结论:10g废液中含有Na2CO3_____g;NaOH_____g。
(拓展提升)①请另外设计一个实验,定性证明上述猜想二是正确的:_____。
②测定C烧杯内上层清液的pH的方法是_____。
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所需的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
(2)选用B、C装置可制取的气体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实验室用A、D装置制取气体,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从水中移出导管的后果是_____。
(4)若用装置E排水收集氧气,应先_____,然后将气体从_____(填“a”或“b”)导管通入瓶内。若用装置E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水蒸气,瓶中应盛放的物质是_____,气体从_____(填“a”或“b”)导管通入瓶内。若用装置E检验氢气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气体,瓶中应盛放的物质是_____。
(5)现要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6%的过氧化氢溶液,需要30%的过氧化氢溶液(密度为1.1g/cm3)_____mL(保留一位小数),需要加水_____mL。
2015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三届“世界水日”,主题是“水与可持续发展”。水与人类关系密切。请回答以下有关问题:
(1)水的组成:水是由_____组成的。
(2)水的构成:水是由_____构成的。
(3)水的变化:
①水参加植物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6H2O6X+C6H12O6,则X的化学式为_____。
②水通电分解生成未来最理想的能源——氢气,是将_____能转化为化学能,但该方法不节能,需要寻找更为有效的节能方法促进水的分解;下图1是水的电解装置,氢气在与电源_____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放出。
③在图1和图2所示水发生的两种变化中,从微观角度看,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_____。
(4)水的净化:
图3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图4实验_____(填“能”或“不能”)降低水的硬度。
(5)水的作用:
如图实验中水的作用分别是:甲:_____;乙:_____。
现有六种物质:A.熟石灰 B.稀盐酸 C.干冰 D.钛合金 E.聚乙烯 F.硝酸钾。请选择相应物质的序号填空:
(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
(2)可用作复合肥的是_____;
(3)可用于除铁锈的是_____;
(4)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
(5)可用于制食品包装袋的是_____;
(6)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的是_____。
6克铁、锌、镁金属混合物与100克稀硫酸刚好完全反应生成0.2克氢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总质量是
A.5.8g B.6.2g C.15.6g D.105.8g
下列物质的转化能通过加稀盐酸反应实现的是()
A. Cu→CuCl2 B. Fe→FeCl3 C. Al(OH)3→AlCl3 D. Na2SO4→Na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