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氧化物中,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 )
A.二氧化碳 B.水 C.氧化铁 D.二氧化硫
大多数酸和碱具有腐蚀性,所以在实验时应注意安全,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固体应放在烧杯中称量
B.不慎将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应用大量水冲洗后再用稀氢氧化钠溶液涂在患处
C.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溅到皮肤上,应用硫酸涂在患处以起中和作用
D.氢氧化钠溶液应用带玻璃塞的细口瓶盛放
将浓盐酸、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它们共同的变化是( )
A.颜色发生变化 B.发生化学变化 C.质量变小 D.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下列碱中,固体呈蓝色的为( )
A.NaOH B.Ca(OH)2 C.Cu(OH)2 D.Fe(OH)3
次氯酸钙[Ca(ClO)2]是漂白粉的有效成分,工业上制备反应如下:。请计算:
(1)次氯酸钙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___。
(2)生产1.43t次氯酸钙, 理论上需要氯气的质量是多少____?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做课外探究实验。如图所示,他们将一只烧杯罩在2支燃着的高低不同的蜡烛上,发现总是高的蜡烛先熄灭,请你随他们一起探究。
[提出问题]为什么高的蜡烛先熄灭?
[猜想假设]猜想1: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2:上部的氧气被消耗。
[实验验证1]为了验证猜想1是否正确,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 | 现象 | 结论 |
将浸有澄清石灰水的滤纸分别放在烧杯的顶部和底部,在滤纸上滴加酚酞溶液,变色后,用烧杯罩住点燃的高低蜡烛,观察高低滤纸褪色顺序。 | ____________________ | 烧杯上层二氧化碳浓度较高,高蜡烛先熄灭与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有关。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
[实验分析]小红对小明的结论表示怀疑,她用如图1装置收集一瓶80%二氧化碳与20%氧气的混合气体,最右边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将燃着的短蜡烛自上而下缓慢伸入收集的混合气体瓶中,发现____________,从而证明小明的结论不正确。
[实验验证2]为了验证猜想2,小红利用手持技术实验,用氧气、二氧化碳传感器在烧杯顶部测量烧杯内两支蜡烛从点燃到全部熄灭后,烧杯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如图2所示。剩余氧气浓度15. 65%,二氧化碳浓度1. 898%。二氧化碳浓度增大不多,而氧气浓度明显下降。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评价]根据图2中上面一条曲线(装置内氧气浓度)变化分析,在__________(填 “A”“B”“C”或“D” )点时蜡烛全部熄灭;请解释曲线AB段、BC段、CD段变化的原因。
AB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C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D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