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化学与生活紧密相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天然气、瓦斯气等气体和面粉、煤...

化学与生活紧密相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天然气、瓦斯气等气体和面粉、煤粉等固体粉尘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

B.“白色污染”是随意丢弃塑料制品导致的

C.农业上过量使用农药化肥,增加农作物产量

D.大力推广公共交通使用新能源汽车

 

C 【解析】 A、可燃性的气体及粉尘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后,当浓度达到一定极限后,遇明火或静电或电火花都可能发生爆炸,故说法正确。 B、“白色污染”是随意丢弃塑料制品导致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C、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会使其残留物随水污染河流,危害人类生存环境,故错误。 D、大力推广公共交通使用新能源汽车,减少化石燃料使用,有利于环境保护,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合成氨工业中,常用碳酸钾溶液吸收产生的CO2得到碳酸氢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CO3+CO2+H2O=2KHCO3。现向碳酸钾溶液中通入CO2至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50g。试计算:

1)把该50g溶液稀释为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_____

2)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

3)原碳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

实验室中有一瓶标签受损的无色液体,如图所示,为探究其成分,化学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 这瓶无色液体是什么呢?

[交流讨论] 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这瓶无色液体不可能是蒸馏水,理由是 _______,认为也不可能是硝酸,理由是______ 

[作出猜想] 猜想一:该液体可能是过氧化氢溶液;

猜想二:该液体可能是稀硫酸。

[实验探究] 1)取该液体适量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______粉末,发现没有气泡产生,说明猜想一不正确。 

2)为证明猜想二成立,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取该液体适量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________

溶液变红

 取该液体适量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氯化钡溶液

_______

 取该液体适量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_____溶液 

产生大量气泡

 

[得出结论] 综合以上方案可知该液体是稀硫酸。

[反思交流] 1)为了防止标签受损,倾倒液体时标签应______ 

2)方案②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查看答案

如下图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几种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编号仪器名称:①是_____,②是_____

2)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可制得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利用上述BE装置的组合可以制取的一种常见气体,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4)做蜡烛在氧气瓶中燃烧实验时,收集氧气的装置选用_____。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加入了一种液体,该液体可能是_____

5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的体积,其中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影响”)。

6)工业生产中常会分离COCO2的混合气体,小宇同学采用如图装置也达到了分离目的,操作如下:

①关闭活塞乙,打开活塞甲,通入混合气体,则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

②然后,_____(填操作)收集到了另外一种气体。

 

查看答案

金属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有重要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取暖片”中发热剂的主要成分有铁粉、活性炭、氯化钠和水等,其中氯化钠的作用是_____。月饼包装袋内也会有一包铁粉,是“双吸剂”,吸收的物质是_____

2)工业上利用铝热反应焊接钢轨间的缝隙,焊接时人们常将铝粉与氧化铁混合在高温下反应,置换出的铁以熔融态形式流入铁轨的缝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钛具有熔点高、密度小、抗腐蚀性强、与人体相容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称为“未来金属”,下列有关金属钛的用途不切实际的是_____

①作保险丝     ②作人造骨头    ③制造炊具     ④制作轮船外壳

 

查看答案

请回答下列与化学有关的问题。

1)高铁上的下列食品:橙汁、牛奶、方便面,水果,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

2)化学实验室应配备用以灭火的沙子,用沙子灭火的原理是_____

3)向铁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粉末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洁净铁片无现象,则滤液中的溶质是_____(填化学式)。

4)碱式碳酸铝镁[AlaMgbOHcCO3d]可用作抗酸药和阻燃剂,化学式中的abcd需满足的代数关系式为_____

5)化学很有趣,请猜谜:“杞人忧天”_____(打一实验操作名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