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氧气可以压缩储存于钢瓶中 | 压强变大,氧分子体积变小 |
B |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 | 1 个二氧化碳分子比 1 个一氧化碳分子多 1 个氧原子,分子构成不同 |
C | 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 分子可以再分 |
D | 蔗糖溶液不导电 | 溶液中没有自由移动的微粒 |
A.A B.B C.C D.D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将NaCl倒入量筒中配制溶液
B. 倾倒液体
C. 组装仪器
D.检查装置气密性
化学与生活紧密相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天然气、瓦斯气等气体和面粉、煤粉等固体粉尘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
B.“白色污染”是随意丢弃塑料制品导致的
C.农业上过量使用农药化肥,增加农作物产量
D.大力推广公共交通使用新能源汽车
合成氨工业中,常用碳酸钾溶液吸收产生的CO2得到碳酸氢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CO3+CO2+H2O=2KHCO3。现向碳酸钾溶液中通入CO2至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50g。试计算:
(1)把该50g溶液稀释为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_____。
(2)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
(3)原碳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实验室中有一瓶标签受损的无色液体,如图所示,为探究其成分,化学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 这瓶无色液体是什么呢?
[交流讨论] 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这瓶无色液体不可能是蒸馏水,理由是 _______,认为也不可能是硝酸,理由是______。
[作出猜想] 猜想一:该液体可能是过氧化氢溶液;
猜想二:该液体可能是稀硫酸。
[实验探究] (1)取该液体适量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______粉末,发现没有气泡产生,说明猜想一不正确。
(2)为证明猜想二成立,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方案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① | 取该液体适量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________ | 溶液变红 |
② | 取该液体适量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氯化钡溶液 | _______ |
③ | 取该液体适量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_____溶液 | 产生大量气泡 |
[得出结论] 综合以上方案可知该液体是稀硫酸。
[反思交流] (1)为了防止标签受损,倾倒液体时标签应______。
(2)方案②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如下图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几种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编号仪器名称:①是_____,②是_____。
(2)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可制得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利用上述B、E装置的组合可以制取的一种常见气体,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4)做蜡烛在氧气瓶中燃烧实验时,收集氧气的装置选用_____。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加入了一种液体,该液体可能是_____。
(5)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的体积,其中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影响”)。
(6)工业生产中常会分离CO和CO2的混合气体,小宇同学采用如图装置也达到了分离目的,操作如下:
①关闭活塞乙,打开活塞甲,通入混合气体,则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
②然后,_____(填操作)收集到了另外一种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