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固体取用 B.闻药品气味 C.加热液体 D.氧气验满
下列历史典故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 司马光砸缸 B. 武老太铁杵磨针 C. 燧人氏钻木取火 D. 楚人刻舟求剑
某科技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调查雾霾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减少雾霾的措施,其中正确的是
A.多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B.春节期间大量燃放烟花炮竹
C.大力发展燃煤火力发电 D.随意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
西安市某化学兴趣小组检测某硫酸厂排放的废液中硫酸的含量,取废液样品100g,逐滴加入4%的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NaOH溶液质量变化如图所示(假设废液中其它成分均为中性,且不和NaOH反应)。
请计算:
(1)欲用10%的NaOH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NaOH溶液100g,需加水_____g。
(2)该废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_____(结果精确到0.01%)
对比实验是化学研究中经常采用的方法。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 CO2 通入NaOH 溶液是否发生了反应,设计了下列二组实验。请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探究并回答问题:
(设计与实验)
实验序号 | 实验步骤一 | 实验步骤二 | 实验序号 | 实验步骤一 | 实验步骤二 |
实验 I | 实验II |
(探究与结论)
(1)实验I中步骤一看不到明显现象,步骤二产生的现象是_____。
(2)实验Ⅱ中步骤二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其中CaCl2溶液也可以用_____(填字母)代替达到实验目的。
A 硝酸钡溶液 B 氯化钾溶液 C 碳酸钾溶液 D 硫酸钠溶液
(3)在实验Ⅱ的步骤一中CO2和NaOH溶液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但却看不到明显的现象,原因是_____。
(拓展延伸)现有下列信息:
请你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利用以上资料信息再设计实验Ⅲ,证明CO2确实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Ⅲ的操作为:_____。看到的现象是_____。
下列是实验室常用仪器,据图回答问题:
(1)认识仪器: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2)制取气体: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
(3)分离物质: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充分反应后,分离剩余的物质需进行过滤,过滤需选择的仪器是_____。(填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