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证明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
(实验目的)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且生成了新物质。
(实验原理)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药品仪器)
(实验步骤)
①取______(选填“A”或“B”)中试剂加入至D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②用G_______(填仪器名称)向①所得的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直至红色刚好消失。
③向②所得溶液中继续滴加稍过量稀盐酸,溶液保持无色。
④用F蘸取③所得溶液,在酒精灯上灼烧,有白色固体产生。
(思考拓展)
(1)步骤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
(2)进一步确认步骤④所得的白色固体不是氢氧化钠,不能选用的试剂有:_________。
ACuSO4溶液 BNa2CO3溶液 C无色酚酞试液 D(NH4)2SO4溶液
(3)已知酚酞试液在不同pH时的变色情况如下表。
pH | <8.2 | 8.2~10.0 | >10.0 |
颜色 | 无色 | 红色 | 无色 |
小文同学发现向某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发现溶液瞬间变红但立即又变成无色,他接着逐滴加入稀盐酸,某一时刻溶液变红了,没有褪色,继续滴加稀盐酸,后褪至无色。小文认为该氢氧化钠溶液刚开始时滴加酚酞试液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过大导致的,请你设计实验方案帮助他证明猜想:_________。
某研究小组对自动充气气球(如下图1所示)进行下列探究。
(查阅资料)该气球充气原理是通过挤破气球内液体包使液体与白色粉末接触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实现气球自动充气。
(1)为检验气体是二氧化碳,可选用________(填试剂名称)。
探究一:液体包内溶液酸碱性的探究
(2)室温时,用pH试纸测得溶液pH=3,则该溶液呈酸性。
探究二:白色粉末成分的探究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认为是碳酸钙;乙同学认为是碳酸钠;丙同学认为是碳酸氢钠
(设计并进行实验)
(3)将少量白色粉末放入水中搅拌,固体全部溶解,说明甲同学的猜想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4)室温时,分别向盛有碳酸氢钠、碳酸钠和白色粉末样品的锥形瓶中注入等体积、足量的10%的盐酸(装置如上图2所示),记录如下表。
实验编号 | 锥形瓶内物质 | 最终得到CO2的体积/mL | |
物质 | 质量/g | ||
① | 碳酸氢钠 | 0.10 | V1 |
② | 碳酸钠 | 0.10 | V2 |
③ | 白色粉末 | X | V1 |
实验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表中X =______g;V1________(填“>”“<”或“=”) V2
(5)分析上表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及判断依据是_________。
下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气体的装置:
(1)写出上图中带标号a仪器的名称:________;
(2)请写出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二氧化锰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可选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
向装有等量水的A、B、C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0g、25g、25 g NaNO3固体,在不同温度下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1所示。
(1)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选填“A”、“B”或“C”序号)。
(2)图2中能表示NaNO3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_____(填“甲”或“乙”)。
(3)要使B烧杯中剩余的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4)由上图2分析,若分别将100g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对所得溶液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甲、乙都是饱和溶液 B所含溶剂质量:甲<乙
C溶液质量:甲>乙 D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生石灰是白色块状固体,生石灰被大量用做建筑材料,也是许多工业的重要原料,在日常生活的应用非常广泛,人类很早就会通过烧制石灰石来获得生石灰,请回答关于生石灰的相关问题:
(1)工业用烧制石灰石的方法获得生石灰,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
(2)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干燥剂,其成分是生石灰,生石灰做干燥剂不可以干燥的气体有__________。
A H2 B O2 C CO2 D HCl E NH3
(3)养鱼的池塘里也会定期洒少量的生石灰粉末,用以减少鱼类疾病的发生,撒入生石灰,池塘水的pH________7。(填“>”“<”或“=”)
利用能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是我们大家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
(1)下列物质:天然气、氢气、煤、汽油、柴油,其中属于最清洁的燃料是_______;
(2)一种焰火火药中所含的硝酸铜在燃烧时产生绿色火焰,发生如下反应:2Cu(NO3)2 =2CuO + O2↑+4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测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
(3)“节能减排”、“低碳生活”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请说出一种生活中你能做到的节约能源的做法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