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草酸(H2C2O4)固体与浓硫酸共热发生化学反应:H2C2O4 CO2↑+CO↑+H2O。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装置,用于制取纯净干燥的CO气体来还原氧化铁。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问题:
(1)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_____处的酒精灯(填装置序号)。
(2)装置B中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B、C装置的顺序不能颠倒的原因是_____。
(3)从环保角度考虑,上述实验的不足之处是_____。反应后玻璃管内固体粉末由红色全部变成黑色,小马同学认为该黑色固体全部是铁,但小军同学提出了质疑,于是小组内的同学们提出查阅资料,寻求真理。
(查阅资料)
①一氧化碳还原Fe2O3的固体产物的成分与反应的温度、时间有关,产物可能是Fe3O4、FeO、Fe;
②几种物质的性质,如下表所示:
物质化学式 | Fe | Fe2O3 | FeO | Fe3O4 |
物质的颜色 | 黑色 | 红色 | 黑色 | 黑色 |
能否被磁铁吸引 | 能 | 不能 | 不能 | 能 |
③已知反应 :Fe3O4+8HCl=FeCl2+2FeCl3+4H2O, FeCl3溶液呈棕黄色。
(实验探究)
(4)该小组同学将反应后的黑色固体研细后,用磁铁吸引,发现黑色粉末全部被吸引,则该黑色粉末中不可能含有_____(填化学式)。
(5)黑色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Ⅰ:全部为Fe; 猜想Ⅱ:全部为Fe3O4; 猜想Ⅲ:_____(填化学式)。
实验:将黑色粉末加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固体全部溶解,观察现象:①有无色气泡产生,证明该固体中一定有_____(填化学式);②溶液呈棕黄色。
(6)由上述实验现象,得出猜想_____正确。
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如图。
(1)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实验中滴入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____。
(3)根据pH变化图象判断,该反应的实验过程是按照_____(填“甲”或“乙”)图进行。
(4)图象上A、B、C 三点表示的溶液中,表示反应物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是_____(填“A、B或C”)点的溶液,呈现无色的是_____(填“A、B或C”)点的溶液。C点所对应的溶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是_____(填化学式)。
(5)向C点所对应的溶液中加入一种药品,便能确定溶质组成。这种药品可能是_____(填字母)。
A CuO B Cu C 紫色石蕊溶液
废旧电路板中主要含有塑料、铜和锡(Sn)等,为实现对其中锡的绿色回收,某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Sn+SnCl4=2SnCl2
(1)SnCl4中锡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锡的________(填“强”或“弱”),固体A中一定含有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
(3)写出步骤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相比于直接焚烧废旧电路板回收金属,该工艺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回答一点即可)。
如图1为酸碱的化学性质知识网络,A和B是两种常见的化合物,其类别不同于图表上出现的物质,图中短线表示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请据图1回答。
(1)下列三种物质中能用来鉴别稀硫酸与氢氧化钙溶液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Cu(OH)2 B 稀盐酸 C CO2
(2)物质B属于_____(填“金属氧化物”或“非金属氧化物”)。
(3)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镁和盐酸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图2),从微观角度看,该反应有效相互作用的微粒是_____(写微粒符号,下同),产生的新微粒是_____。
甲、乙、丙是初中常见的物质,三种物质间只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箭头所指方向的转化。
(1)若乙为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的气体,则甲的化学式是_____,为防止乙引起的中毒,在室内使用煤炉烤火取暖或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要注意_____;
(2)若乙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丙为一种常见的液体,写出甲→乙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若甲、乙、丙为不同类别的物质,乙常温下为气体单质,则甲属于_____(填“酸”、“碱”、“盐”、“氧化物”),丙→乙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
酸、碱、盐溶解性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列出了部分酸、碱、盐在20°C时的溶解性。
| OH- | NO3- | Cl- | CO32- |
Na+ | 溶 | 溶 | 溶 | 溶 |
Ca2+ | 微 | 溶 | 溶 | 不 |
Cu2+ | 不 | 溶 | 溶 | — |
请利用此表完成下列任务:
(1)NaNO3的溶解性_____;
(2)根据如表写化学式:一种不溶于水的碱_____;
(3)判断: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钙溶液能否发生反应及其理由是_____;
(4)写出铝与表中的一种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