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表示相互能发生反应,“→”表示转化关系。下列选项中,符合这一要求的是___________。
选项 | 甲 | 乙 | 丙 | 丁 |
A | H2SO4 | Na2SO4 | NaOH | NaCl |
B | CaCl2 | K2CO3 | Ca(OH)2 | HCl |
C | O2 | CO | CuO | C |
D | Zn | FeCl2 | Cu | HCl |
A.A B.B C.C D.D
如图所示,甲、乙、丙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则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___________。
A.C、CO、CO2
B.H2O2、H2O、O2
C.KOH、K2CO3、KNO3
D.Fe2O3、FeCl3、Fe(OH)3
某同学配制25g 3%的NaCl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填序号),其中操作错误的是_____(填序号)
(2)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_____保持水平。
(3)经检测,该同学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
溶液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用途。
(1)KNO3属于复合肥,所含的营养元素有____________,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KNO3,溶液常用作无主栽培的营养液,配制100g该营养液需要的溶质是________,其质量为____g,配制时常用玻璃棒搅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某KNO3固体(混有少量NaCl),要用它配制上述营养液,需在配制前进行提纯(图22为溶解度曲线),60°C时,KNO3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_g,将该固体溶于水配制为接近饱和的溶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其理由是________。
(3)探究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如图23所示。固体X是NH4NO3或NaOH,固体Y是KNO3或Ca(OH)2,烧杯中盛放20℃Y的饱和溶液(有少量Y的固体剩余),往试管中滴入适量水,烧杯中固体逐渐消失,写出X与Y可能的组合_____________。
在实验室,用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需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______g。
(2)若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而其它操作均正确,则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
(3)混匀时用到的玻璃仪器由烧杯、______。
KNO3 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0~60℃,KNO3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60℃时的 KNO3 饱和溶液降温至 20℃,有晶体析出
C.20℃,100g 水中最多能溶解 31.6g KNO3
D.60℃时,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 60%的 KNO3 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