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下列涉及有机物性质或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保鲜膜、一次性食品袋的主要成分...

下列涉及有机物性质或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保鲜膜、一次性食品袋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

B.乙烯、聚乙烯都能使溴水褪色

C.利用可降解的“玉米塑料”替代一次性饭盒,可减少白色污染

D.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 【解析】 A.食品保鲜膜、一次性食品袋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不能使用聚氯乙烯,聚氯乙烯对人体有害,故A错误; B.根据乙烯和聚乙烯的结构知,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聚乙烯中只有单键,所以聚乙烯不能使溴水褪色,故B错误; C.利用可降解的“玉米塑料”替代一次性饭盒,可防止产生白色污染,故C正确; D.人造纤维、合成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光导纤维的成分是二氧化硅,不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 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玉米榨汁    B. 葡萄酿酒    C. 蔗糖溶解    D. 汽油挥发

 

查看答案

下列各物质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陶瓷 B.玉米塑料 C.生铁 D.钢筋混凝上

 

查看答案

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法。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以酸为专题,对酸的五种化学性质进行探究、总结及应用,请回答有关问题:

(1)酸的化学性质①一一酸与酸碱指示剂的作用。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2)酸的化学性质②,图中M所代表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黄金是一种常见饰品,现实生活中,少数商贩用黄铜冒充黄金出售,可以用化学的方法加以鉴别。某同学为了测定黄铜(铜锌合金)样品的成分,将60gHCl分三次加入到盛有10g该样品的烧杯中,所得数据如下表,则该黄铜样品中含锌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实验次数       物质质量

1

2 

3

加入稀盐酸质量/ g

20

20

20

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g

8.7

7.4

6.4

 

(3)酸的化学性质③一一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盐酸可用于金属制品表面除锈等。

(4)酸的化学性质④一一酸碱中和反应。

该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重点以酸碱中和反应为课题进行探究。小宇同学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一会儿后发现忘了滴加酸碱指示剂,于是他停止滴加稀硫酸。同学们纷纷对实验烧杯溶液中含有哪些溶质展开了讨论。

[提出问题]实验的烧杯中溶质含有哪些物质?

[提出猜想]猜想一 :溶质中只有Na2SO4

猜想二:溶质中可能是Na2SO4NaOH

猜想三:溶质中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 Na2SO4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小宇同学设计如下的实验方案

 

方法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

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酚酞不变红色

猜想一正确  猜想二不正确

方案二

  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

滴加BaCl2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猜想三正确

方案三

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黑色CuO粉末,振荡

_________

猜想三正确

 

[方案评价]同学们对小宇上述的方案讨论后认为:

①方案一存在缺陷,该方案不能证明猜想一是正确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方案二也不能证明猜想三是正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方案三能够证明猜想三是正确的,并讨论除此方案外,还可以向烧杯的溶液中加入活泼金属、碳酸盐等物质进行证明。

[实验反思]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还需考虑反应物的用量。

[学科渗透]如图所示,小宇同学在进行溶液导电性的实验时,将电极两端插入稀H2SO4溶液中,闭合开关,小灯泡正常发光,然后逐滴向稀H2SO4中加入Ba(OH)2溶液至过量,请推测小灯泡的发光情况为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5)酸的化学性质⑤一一酸与盐的反应

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来验证CO2气体的性质,要证明CO2NaOH溶液能够发生反应,可先加氢氧化钠溶液,再加盐酸,气球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

[方法感悟]在化学实验中,可通过验证反应后生成物的存在,来验证某化学反应的发生。

 

查看答案

甲、乙两组同学为探究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分别做了如下相同的四个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D中的现象是____

(2)以上实验中,能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的化学方程式____

(继续探究)

实验结束后,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将本组ABCD四支试管中的物质各倒入一个洁净的大烧杯中,充分反应后静置,发现:

①甲组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无色。则上层清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指示剂除外),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

②乙组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红色,则上层清液中一定没有的离子是____

(拓展延伸)

甲、乙两组同学共同讨论后一致认为两个烧杯底部的白色沉淀为同一物质,请写出本实验过程中产生该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写一个即可)

 

查看答案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碱和盐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图24所示实验(忽略空气中CO2对本实验的影响)。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内容。

1)步骤一:关闭K,向下缓慢推动注射器活塞并轻轻振荡锥形瓶,使二氧化碳全部进入锥形瓶,并与m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转化为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轻轻振荡锥形瓶的目的是_____.

步骤二:打开K,向上缓慢拉动注射器活塞,观察到乙中溶液进入甲。

2)上述实验过程中,甲中溶质总质量变化情况如图25所示,B点对应的溶质总质量为(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可以不化简)_____克。BC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BC段溶质总质量下降的原因是___.

3)步骤一和步骤二结束后,将甲和乙中的物质全部转移到烧杯中,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滤液。结合图25C点的值确定滤液中溶质的成分为___,理由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