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中国铁锅的制作与使用历史源远流长,是一种有益于人类健康的理想炊具,受到联合国卫生...

中国铁锅的制作与使用历史源远流长,是一种有益于人类健康的理想炊具,受到联合国卫生组织的积极推崇,原因之一是由于铁锅能为人体补充铁元素。

1)明代古沉船“南澳一号”打捞出的文物中,铜板和铜钱的表面有铜锈,铁锅已经锈迹斑斑。这说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铁的要___(填“弱”或“强”),并写出一个能加以证实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在生活中炒菜时如加入适量的食醋,补充铁的效果就会更好,分析原因是________

3)明代古沉船的船身和舱内文物在海底几十米下,经历400多年海水的长期侵蚀而不腐坏,主要原因是船体完全陷入海底淤泥中被保护着,具有独特的微环境,而隔绝了_____(填化学式)

(4))金属矿物的储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废钢铁得到回收利用,其目的是____________(填“合理开采矿物”或“节约金属资源”)。

 

弱 Fe+CuSO4=FeSO4+Cu等 食醋与铁发生置换反应,更多的铁溶解在食物中,有助于补充人体的铁元素 O2 节约金属资源 【解析】 (1)金属越活泼,越容易发生化学反应,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化学方程式。 (2)食醋具有酸性,能与铁反应生成易被人体吸收的亚铁盐。 (3)根据生锈的知识,分析不被腐蚀的原因。 (4)根据金属的回收利用的目的解答,回收金属就是为了节约金属资源。 (1)铜板和铜钱的表面有铜锈,铁锅已锈迹斑斑,说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铁能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或和或氯化铜、硝酸铜等反应),说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故填:弱;Fe+CuSO4=Cu+FeSO4等。 (2)因为食醋具有酸性,能与铁发生置换反应,使更多的铁溶解在食物中,有助于补充人体的铁元素。故填:食醋与铁发生置换反应,更多的铁溶解在食物中,有助于补充人体的铁元素。 (3)生锈腐蚀是在水和氧气共同作用下,发生一系列复杂化学变化的结果;海底淤泥中没有氧气,所以不会被腐蚀掉,故填:O2。 (4)回收利用金属是为了节约金属资源,故填:节约金属资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考古学家发现水下文物中铁器不易保存,因此提出将埋在地下的铸铁管道被安全、耐用、经济的PVC管道所替代。下列情况下铸铁管发生腐蚀时速率最慢的是(   )

A.在干燥、致密的土壤中 B.在干燥、疏松的土壤中

C.在潮湿、致密的土壤中 D.在潮湿、疏松的土壤中

 

查看答案

果果模拟探究明代古船南澳一号中铁器锈蚀的化学机理。取3枚洁净无锈的铁钉,分别加入3支试管中,如图所示的物质进行实验,铁钉锈蚀速度由快到慢的顺序为(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③①②

 

查看答案

明代古沉船“南澳一号”考古首次发现两个锡壶,有助了解航行目的地,我国古代使用金属历史悠久,“五金”是指金银铜铁锡,则五种金属的活动性最强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我国南天顺打捞平台启动明代古沉船南澳第三轮大规模水下考古,从晚明沉船中打捞出大量精美瓷器、青铜器和铁器等文物。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

A.古代瓷器属于金属材料

B.铁制文物上的铁锈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

C.青铜器文物上的铜绿中铜离子表示为Cu2+

D.青花瓷的着色剂中钴元素符号为CO

 

查看答案

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进入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整体安置在水晶宫进行考古保护,2009926日首次展露真容,采集文物样本和收集整体打捞后的基本信息。其据保守估计,其上载有6万至8万件文物,在已发掘出的文物中发现了大量瓷器、宋代铜钱、铁锅、梳篦等物品。

1水晶宫舱体内充满海水,每月置换一次,其中水质、温度以及其他环境与古船出水前相似。为了保护水晶宫建筑能够百年防腐,你认为选择建筑材料应当具有的特性有_____

2)被发掘出的宋代铜钱已经锈迹斑斑,这是因为铜能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化合反应生成铜绿(化学式为Cu2OH2CO3),请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根据铜绿的组成判断,若要除去铜钱表面的铜绿,可选用的试剂为___(填化学式)。

3)打捞出水的文物中,“鎏金龙纹金手镯”光彩夺目、完好无损;铜镜表面有铜锈;铁器则锈迹斑斑或荡然无存。这说明金、铜、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以下措施不能阻止铁器生锈的是___(填序号)

①刷漆  ②涂油  ③水洗  ④镀一层耐腐蚀的金属

4)在发掘过程中,发现有许多破碎的瓷片与淤泥混杂在一起。为使这些宝贵的文物不流失,请你设计一种可行的方法获得这些碎瓷片: ______________

5)沉船出水的漆木文物都富含水分,为了防止木制文物因失水过快而引起变形,考古界常常可用_______方法让明矾晶体(KAl(SO4) 2·12H2O)填充在木纤维中,已知明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显著增大。操作方法是:将木制文物浸入明矾的______溶液中,待明矾溶液充分渗入后,取出冷却擦干即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