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物质之间的反应奥妙无穷。在一次化学探究活动中,同学们从不同角度对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进行了探究:
(1)探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同学们设计了实验方案一: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取少量稀盐酸,先用pH试纸测定稀盐酸的pH,再逐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并不断振荡,同时测定混合液的pH. | pH逐渐变大至pH=7,最后pH>7 | 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 |
①请你分析上述方案中为什么强调只有测得的pH=7,最后pH>7才能证明反应发生了?______。
②写出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探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是放热的,同学们设计了实验方案二:
取20℃时的NaOH溶液10mL于烧杯中,逐滴滴入稀盐酸,然后用温度计测量溶液温度。随着盐酸的加入,烧杯中溶液温度与加入盐酸体积之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一所示:
①滴加至8mL时,充分搅拌后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______色,盐酸滴加至______mL时,溶液呈中性。
②继续滴加盐酸,溶液的温度下降的原因是______。是否可以用NaOH固体代替氢氧化钠溶液探究中和反应是否放热?______(填“是”或“否”)。
(3)小强同学对方案二的实验有异议,他找到了前几天所做的实验数据记,图二是烧杯中溶液温度与加入盐酸体积之间的变化关系图,造成两位同学所测溶液温度有差异的原因可能是:①______,②______。
做完“铁在氧气里燃烧”实验后,九年级化学兴趣小组有一些疑惑不解的问题,于是他们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问题1)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会“火星四射”?
(查阅资料1)①日常生活中的钢铁制品都含有少量碳杂质。②含碳细铁丝燃烧时,其中的炭粒生成的CO2气体在熔融液态物质中形成气泡熔融液态物质因气泡炸裂引起“火星四射”的现象。
(设计实验)为了探究细铁丝在纯氧中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现象的原因,该小组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取长短粗细相同的含碳细铁丝和不含碳的细铁丝,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观察现象。你认为他们的方案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问题2)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还有没有铁呢?
(查阅资料2)①自然界中铁的氧化物主要是Fe3O4和Fe2O3两种(FeO极易被氧化为Fe2O3);②铁的氧化物均能溶于酸的溶液。
(实验探究2)将冷却后的黑色物质碾碎,装入试管,加入______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说明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还含有铁。
(问题3)铁燃烧的产物为什么不是Fe2O3呢?
(查阅资料3)①Fe3O4和Fe2O3的分解温度铁的熔点见表:②Fe2O3高温时分解成Fe3O4。
| Fe3O4 | Fe2O3 | 铁 |
分解温度/℃ | 1538 | 1400 | - |
熔点/℃ | - | - | 1535 |
(理论探讨)根据实验现象,并结合表中数据,可推知铁在氧气里燃烧时产生的高温应在______之间,在此温度范围内Fe2O3已分解,所以铁在氧气里燃烧的产物是Fe3O4。
(拓展延伸)
(1)实验中为了防止集气瓶炸裂,必须______。
(2)Fe2O3高温时会分解成Fe3O4和一种气体,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气体制取和性质是初中化学知识的核心之一。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写出有标号②的仪器名称: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填标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若用E装置收集H2,气体应从______端通入(选填“a”或“b“)。若用F装置收集NH3,油层的作用是______。
(4)实验室可用B或C装置制CO2,C相对于B装置的优点有______。
共享单车作为代步工具,既轻便又环保。如图是一款自行车图片,请完成下列各题:
(1)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______(填字母,填一项即可,下同),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_。
(2)车轮的钢圈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生锈实质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水和______发生了缓慢氧化而造成的;可以用稀盐酸除铁锈,其原理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用打气筒给轮胎打气后,轮胎内空气分子间的距离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空气中分子之间的距离。
(4)“节约碳排量”旨在倡导较低温室气体排放的生活方式。请举出1种低碳”的生活方式:______。
根据如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a、c饱和溶液中含有相等质量的溶质
B.将t2℃时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都会析出晶体
C.t1℃a、c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t2℃时a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33.3%
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是建构模型。下列有关模型错误的是( )
A.石墨结构模型 B.原子结构模型
C.物质分类模型 D.溶液种类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