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HCl和MgCl2的混合溶液共60g,向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生成的沉淀与加入的10%的NaOH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求:
(1)与混合溶液中的盐酸恰好完全中和时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克。
(2)上述反应中生成的氢氧化镁沉淀的质量______。
(3)计算反应至C点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
实验室中有一瓶瓶盖长期打开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该样品的成分及含量进行探究。
(发现问题)该样品中含有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①NaOH在空气中易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但不会转化成NaHCO3。
②BaCl2溶液呈中性,Ba(OH)2是可溶性强碱。
③CO2在饱和的NaHCO3溶液中几乎不溶解。
(提出猜想)猜想Ⅰ:NaOH; 猜想Ⅱ:Na2CO3 猜想Ⅲ:NaOH和Na2CO3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步骤①:样品全部溶解 |
(收集证据)
(1)若现象A是有气泡产生,则X溶液为__________,则________(填“猜想Ⅰ”、“猜想Ⅱ”或“猜想Ⅲ”)不成立。
(2)若X溶液为BaCl2溶液,现象A是有白色沉淀生成,则产生该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取反应后的上层清液,测定其pH,当pH________7(填“>”、“<”或“=”),则证明猜想Ⅲ成立。
(定量分析)
确定部分变质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连接好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②准确称取该样品1.0 g,放入烧瓶内;
②打开活塞,滴加30.0%的稀硫酸至过量,关闭活塞;
③反应结束后,量筒内液体读数为55.0 mL。
(已知:室温条件下,CO2的密度约为1.6 g/L)
(1)B装置集气瓶内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________(填“有“或“没有”)影响。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如果用水代替,则所测CO2的体积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计算该固体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小刚同学在做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时,其配制过程如图所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示实验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______;图示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
(3)小刚同学要配制8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量取水的体积为________mL(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
(4)小明在称量氯化钠时把氯化钠和砝码弄反了,则实际称量的氯化钠的质量为(1克以下用游码):_______;
(5)另一学生用该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为:1.04克/cm3)去配制80克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则需要6%的NaCl溶液:________克;水:__________ml。
(6)经检测,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不纯
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请用文字解析下列问题
(1)实验室炼铁时先通一氧化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瓶底炸裂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碳单质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汽车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可是汽车尾气的排放严重污染了空气。如何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提出可行的方法和措施?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所示是Ca(OH)2的部分性质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B实验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实验C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2)将这三个实验后的所有物质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中,静置,观察到上层溶液为无色,底部有白色沉淀,取少量上层溶液与足量稀盐酸混合,无明显现象,综合分析可知: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酚酞和_____,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