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B. 工业上可以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
C. 氧气能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维持生命活动
D. 鱼池内开启增氧泵,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溶解量减少
下列各组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全部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A.煤气燃烧水变蒸气 B.瓷碗破碎剩饭变馊
C.菜刀生锈水果腐烂 D.灯泡发光冰块熔化
原子论和分子论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其科学家是( )
A.门捷列夫 B.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 C.汤姆生 D.爱迪生
小明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的实验时,实验前忘记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导致无法判断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小明对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进行了探究。
(探究目的)确定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
(猜想与假设)反应后溶液呈碱性,也可能呈_____,也可能呈_____。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无色酚酞溶液______ | 溶液呈碱性,使其呈碱性的微粒是_____ | |
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 溶液呈______ |
(继续验证)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粉末部分或全部消失,溶液变为黄色 | 溶液呈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 |
____________ | 溶液呈______ |
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取一定量碳酸钙固体,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冷却,对剩余固体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剩余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Ⅰ.全部是氧化钙 Ⅱ._____ Ⅲ.全部是碳酸钙
(实验探究)
(1)甲同学取一定量的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荡,有白色不溶物。甲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有碳酸钙。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剩余固体中含有碳酸钙,其理由是_____。
(2)乙同学取一定量的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发热,据此得出猜想Ⅲ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乙同学继续向试管中加入几滴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认为猜想Ⅰ成立。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Ⅰ成立,其理由是_____。
(3)丙同学设计实验证明了猜想Ⅱ成立。丙同学的实验方案是_____(要求写出实验的操作和现象)。
为了测定某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实验过程和有关实验数据如下图所示:
计算:
(l)反应后生成氯化银的质量是____g;
(2)该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
(化学方程式:NaCl+ AgNO3=AgCl↓+NaN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