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 B...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 B.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C.空气中氧气质量占空气质量的21% D.空气中的氧气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C 【解析】 A、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得到氧气,正确; B、空气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氮,正确; C、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1%,错误; D、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正确。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一种自生氧防毒面具,其使用的生氧剂的主要成分是(KO2)。取100g生氧剂放入质量为20g的烧杯中,再向其中加入20g水,使生氧剂KO2全部反应,其充分反应后(4KO2+2H2O4KOH+3O2↑),称得烧杯及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16g,计算(假设杂质不含钾元素且不与稀硫酸反应)

1100g生氧剂生成氧气的质量_____

2KO2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 0.1%

3)要将烧杯中的溶液完全中和,通过计算,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溶液的质量_____

 

查看答案

实验小组在探究“酸与碱能否发生反应”时,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

(探究实验一)酸能否与可溶性碱发生化学反应。小云同学进行了实验一,能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_____,同时测定反应后溶液的 pH3,说明酸能与可溶性碱发生化学反应。

(探究实验二)酸能否与难溶性碱发生化学反应。小松同学进行了实验二,请写出试管①中生成难溶性碱的化学方程式_____;静置后,滴入几滴稀盐酸,发现试管②中无明显变化,于是得出“酸不能与难溶性碱反应”的结论。

(分析)小微同学对此产生质疑,认为小松同学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_____

(验证)小微同学将小松同学反应后的废液进行实验,将试管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探究实验一所得溶液中,发现蓝色沉淀消失,写出沉淀消失的反应方程式_____,说明酸能与难溶性碱发生化学反应。反应结束后,烧杯中所得溶液的溶质除酚酞外,还一定含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A为硫在氧气燃烧的实验,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为_____

2B是模拟工业制取氢氧化钠,电解一段时间后,两支试管分别收集到氯气和一种可燃性气体,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随着实验进行,溶液的 pH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

3)实验室用 CD装置制干燥的氢气,X溶液应为_____

4)某同学连接 CEF进行实验。

①若实验时 E中蜡烛熄灭,F中溶液变浑浊,则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若实验时 E中蜡烛燃烧更旺,F中溶液变浑浊,则F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查看答案

课外小组的同学设计用氢氧化钠溶液来“捕捉”二氧化碳,其基本过程如下(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捕捉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分离室采用的操作方法名称是_____

3)整个过程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化学反应类型是_____

4)在整个“捕捉”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填名称);

5)通过计算,20吨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能捕捉_____吨的 CO2

 

查看答案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2)在不改变温度的情况下,将 30℃时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

35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 1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

4)根据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 20℃时,三种溶液中,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B 30℃时,100g甲的饱和溶液中最多含有30g

C 50℃时,等质量的三种固体完全溶解,形成饱和溶液的质量:丙>乙>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