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做法中,不符合“尊重自然、自觉践行绿色生活”倡议的是
A. 人走关灯、少开空调 B. 使用一次性餐具
C. 自带水杯出行 D. 对垃圾进行分类
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下列典故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A.火烧赤壁 B.凿壁偷光 C.悬梁刺股 D.刻舟求剑
(1)生铁_____(填“是”或“不是”)金属材料
(2)取一定量该生铁样品,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产生氢气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计算所用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用铜丝和银丝做实验时,发现久置的铜丝表面能生成绿色的铜锈,兴趣小组对铜生锈的条件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铜锈的主要成分为Cu2(OH)2CO3。
(作出猜想)铜生锈可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有关外,还可能与_____有关,作出此猜想的依据是_____。
(实验设计)兴趣小组同学取4根铜丝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四个实验。
他们为了除去铜丝表面的污物,实验前应该做的操作是_____。C瓶中的m应该是_____。
(现象分析)若干天后,发现只有D瓶中的铜丝表面出现绿色的铜锈,其他瓶中的铜丝表面均无铜锈出现。
(1)实验B、C瓶中所使用的蒸馏水是经煮沸后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其目的是_____。
(2)通过B瓶与D瓶中的现象对比,可以得出铜生锈与_____有关的结论。
(实验结论)由上述四个实验可以分析得出猜想成立,写出铜生锈的化学方程式_____。
(讨论交流)在同样环境下银丝依旧光亮如新,原因是_____。
A~H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已知B为黑色固体,D为红色固体单质,F为红色固体,他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题:
(1)物质B、E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
(2)反应①②④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反应③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是_____。
(3)反应①、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否相同?_____(填“相同”或“不同”)。
如图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在_____℃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2℃时,200g水中溶解_____ gA物质恰好饱和,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若要把该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应加水_____g。
(3)t2℃时,分别将恰好饱和的A、B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至t1℃,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