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我们要了解发展蓝色海洋经济与利用海洋资源的关系。工业上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如下...

我们要了解发展蓝色海洋经济与利用海洋资源的关系。工业上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有关问题:

1)模拟海水“晒盐”实验:将海水滴在玻璃片上,然后用吹风机吹干,产生白色固体,得到食盐,这种结晶方法的原理是_____

2)在蒸发池中,经过风吹日晒使水部分蒸发,蒸发的水分子组成_____(填“变化”或“不变”)。结晶池里得到的母液中氯化钠溶液是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在粗盐精制成精盐的过程中,一般采用_____的方法除去不溶性杂质。将配好的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6%氯化钠溶液稀释成3%的溶液,需要加水_____g

4)现代工业上,常用电解饱和的食盐水制取氢氧化钠,同时得到氢气和氯气,反应时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蒸发结晶 不变 饱和 过滤 100 2NaCl+2H2O2NaOH+H2↑+Cl2↑ 【解析】 (1)将海水滴在玻璃片上,然后用吹风机吹干,产生白色固体,得到食盐这属于蒸发结晶,故填:蒸发结晶; (2)蒸发属于物理变化,故蒸发的水分子组成不变,结晶池里得到的母液是不能再溶解氯化钠的溶液是饱和溶液,故填:不变;饱和; (3)难溶性质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去除,将配好的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6%氯化钠溶液稀释成3%的溶液,设需要加水质量为x, x=100g,故填:过滤;100g; (4)电解饱和的食盐水制取氢氧化钠,同时得到氢气和氯气,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2NaOH+H2↑+Cl2↑,故填:2NaCl+2H2O2NaOH+H2↑+Cl2↑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海南是中国管辖海域面积最大的省份,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氯化钠占整个海洋盐类的80%以上。下列有关氯化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室温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氯化钾

B.取出部分上层溶液,可将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变为饱和

C.可用硝酸银溶液鉴别氯化钠和氯化镁溶液

D.100g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为10%,所用的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胶头滴管

 

查看答案

胃酸过多的病人,需根据病情选择含碳酸氢钠或氢氧化铝的药物进行疗。

1)碳酸氢钠(NaHCO3)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某复方氢氧化铝片标签如图,请据图计算:氢氧化铝化学式为Al(OH)3,其中铝、氧、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若按说明书用量服用,则每天摄入铝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mg

 

查看答案

象科学家那样观察

观察是科学发展与发现的基础,化学中的观察指运用人的感觉器官或借助一定的仪器和试剂获得信息的过程。观察可依据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分类一:

直接观察:通过感官(包括视觉、味觉、听觉、嗅觉、触觉等)进行的观察;

间接观察:需要借助一定的仪器和试剂进行的观察是间接观察。

分类二:

定量观察:通过具体的数据或数量来描述观察结果。如,QQ上有12位好友在线;

定性观察:不用具体的数据或数量来描述观察结果。如葡萄是酸甜的。

(1)以下观察中,属于定量观察的是________(填数字编号,下同),属于直接观察的是_____

①某学生用量筒测量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

②科学家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观测物质表面原子的排列情况

③老师用托盘天平称量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

④某学生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水的沸点

⑤妈妈用嘴品尝食盐的味道

(2)观察可以帮助我们做出合理的推理。

①学习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后,小华围绕催化剂展开了进一步的探究,向图1所示的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观察到A中没有气泡产生,B、C中均有大量气泡产生,且B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比C慢。由上述观察到的现象可以推理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②小明在实验室观察到老师采用图2所示装置收集某种气体,由此推测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_____(写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

探究物质组成的奥秘

元素之义

人们很早就意识到,所有物质都是由几种亘古不变的基本成分—“元素”组成的。古希腊学者提出复杂的物质世界是由“水、木、火和空气”四种基本成分组成的。

I.空气是元素吗?

(1)瑞典化学家舍勒发现,将磷放在密闭钟罩内的水面上方燃烧(如下图所示),产生白烟(成分为五氧化二磷),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钟罩内水面大约上升____,被消耗的气体是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能否用碳代替磷进行实验,为什么?_____,舍勒接着把一支燃着的蜡烛放进剩余的空气里,蜡烛立即熄灭了。舍勒把不能支持蜡烛燃烧的空气称为“无效的空气”,其主要成分是______,上述实验证明空气是可分的,因此,空气不是元素。

II.水是元素吗?

(实验探究)

(2)1781年,英国科学卡文迪什通过实验发现,将氢气和氧气按一定比例混合点燃后能生成水,写出该变化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发现,水通电时能分解。上述两个实验说明,水不是组成物质的元素。

①下图为电解水实验,请将下表填写完整。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结论

____________放在玻璃管a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现象。

__________

玻璃管a上方收集的气体为

________(写化学式),不是水蒸气

___________ 放在玻璃管b

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现象。

___________

玻璃管b上方收集的气体为

________(写化学式),不是水蒸气

 

②实验表明,水通电后发生了化学变化,请从微观的角度描述该化学变化________,由此可见,化学变化中不变的微粒是____________

老师指出,该微粒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小组同学通过填写物质的构成及构成物质的粒子间的关系图,理解了老师的说法。请将下图填写完整。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I.木和火是元素吗?

(3)“木”(木材)隔绝空气加强热可得到木煤气(主要成分为CO、H2、CH4)、木焦油、木炭等,这种生产方式化工生产中称为干馏,由此判断“木”______(填“是”或“不是”)元素。从物质变化的角度看,干馏与蒸馏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火”不属于物质,因此,“火”不是元素。

IV.元素的概念及其应用

(4)课本上元素的概念是:“把……的原子归为一类,每一类原子称为一种元素。”其中 “一类原子”包括_________

A.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的所有原子 

B.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相同的所有原子

C.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所有原子

(5)水分子中的氢原子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0,重水(D2O)分子中的重氢原子(符号“D”)质子数和中子数均为1,氢原子和重氢原子是否都是氢元素的原子,为什么?___________。从宏观的角度看,重水是由________(填名称)组成的。

(6)世界上的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下图为地壳中的元素分布,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元素密码—元素周期表

(7)①自元素被发现以来,科学家一直在寻找已发现元素的排列规律,1869年,俄国化学家______发现化学元素的周期性,排列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成为科学家探索未知世界的有力工具。下图1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空白部分被墨水沾黑,图2是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②结合图2分析镁原子不显电子的原因________

③图1中空白处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周期,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若用R表示该元素,则R与氯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查看答案

认识酒精灯中的酒精

酒精灯是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所用燃料为酒精,某同学通过观察、实验和查阅资料,整理了下列有关酒精的信息:酒精又名乙醇,化学式为C2H5OH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易燃烧,燃烧能放出大量的热;常用作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点燃酒精灯,酒精在灯芯处汽化后发生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1)以上描述酒精物理性质的是_____,化学性质的是_____(填序号)。

2)组成酒精的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各种“酒”中均含酒精(乙醇),假酒中因含少量甲醇(CH3OH),饮用后使人中毒,轻者失明,重者死亡,乙醇和甲醇性质不同的主要原因是_____

3)酒精易挥发,因此酒精灯不用时应盖上灯帽,酒精挥发发生的是_____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该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_____

a.酒精分子的运动速率   b.酒精分子的构成  c.酒精分子之间的排列方式  d.酒精的化学性质 

e.酒精分子之间的间隔  f.酒精分子的能量 g.酒精分子的质量

4)写出酒精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

5)某同学仅用干燥的烧杯和澄清的石灰水就证明了点燃酒精灯时,酒精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该同学的实验方法是:_____

6)下列仪器不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_____

A 燃烧匙       B 试管     C 量筒       D 蒸发皿

7)用分子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小组同学利用实验室中的酒精和水探究分子的性质,如图,在小玻璃药瓶中注入约一半体积的水,再向瓶中加入滴有蓝墨水的酒精,塞上瓶塞,液体液面处于a处,用手指堵住塑料管口,上下颠倒玻璃瓶,使两种液体充分混合后,发现塑料管内液面下降至b处以下,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把液面下降至b处以下的小玻璃瓶先放入盛热水的烧杯中,发现塑料管内液面上升,紧接着将小玻璃瓶放入盛冷水的烧杯中,塑料管内液面又下降,说明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