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氢氧焰”实验装置,其中A、B装置分别用于制取并用气球临时存储气体B装置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通过活塞K1、K2分别有序控制氧气和氢气的流量,先后进行如下操作:
①关闭K2,打开K1,通入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三通管口处,观察到_____________,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将燃着的木条移开,火焰消失。
②关闭K1,打开K2,将燃着的木条置于三通管口处,管口处有火焰。移去燃着的木条,氢气安静地燃烧,说明氢气具有可燃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把铁片放在火焰上一段时间,铁片呈红热状。打开K1,通入氧气,铁片迅速熔断被切割,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经过激烈的比赛,最后由乙同学和丁同学进入了决赛,决赛的题目是“粗盐的初步提纯”,要求对5g粗盐进行提纯。
(1)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据此判断,乙同学实验中应选择的量简规格是_______。
A 10mL B 20mL C 100mL
(2)在过滤操作中,丁同学用玻璃棒引流待滤液体,但所得滤液依然浑浊,造成此现象的可能原因有______。
A 滤纸被玻璃棒捅破 B 过滤器中液面超过滤纸边缘
C 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 D 盛接滤液的烧杯内壁附有少量AgNO3溶液
(3)在蒸发操作中,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待_________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水分蒸干。
(4)为除去粗盐中的杂质氯化钙,过滤前可以向待滤液体中滴加适量Na2CO3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比赛初赛的题目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要求同学利用导管,铁丝以及下列仪器制取氧气并完成铁丝燃烧实验。
(1)甲同学对仪器Ⅰ不熟悉,该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
(2)乙同学看到有仪器G,所以他决定选用高锰酸钾制备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他选用导管以及C、F收集氧气,该收集方法称为__________法。实验时,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正确方法是_______。
(3)丙同学用H装置收集氧气,他应将气体从_________(填“a”或“b”)通入。
(4)当甲同学将铁丝(绑有燃着的火柴梗)迅速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后,没有看到预想的“火星四射”现象,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
A 装置气密性不好,得到的氧气纯度不高 B 铁丝已生锈,铁锈未及时除去
C 伸入集气瓶太早,火柴燃烧消耗大量氧气 D 在集气瓶中加了水或沙,使温度过低
下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A、B的溶解度(S)的大小关系为:SA_______SB(填“>”、“=”或“<”)。
(2)现有t2℃的A、B饱和溶液各100g,同时将此两份溶液升温至t3℃(不考虑水蒸发),则此时A、B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ωA_________ωB(填“>”、“=”或“<”)。
(3)t2℃时,将30gA加入50g水并充分搅排,得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
(4)t2℃时,将B的某溶液100恒温蒸发10g水,析出3gB。若继续恒温蒸发掉10g水,此时析出B的质量________3g(填填“>”、“=”或“≥”)。
(5)当A中很有少量B时,提纯A采用的方法是______(“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从2019年春节起,常州大部分地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开启了龙城环保新时代。
(1)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不仅可以减少噪声污染、火灾等,还可以减少SO2和_________等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提升空气质量。
(2)秸杆在一定条件下发酵,可以逐步转化为乙醇,乙醇发生不完全燃烧,其微观过程可表示为(“ ”表示碳原子、“ ”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
从其微观过程可以推出,乙醇的化学式为_________,a与b的比值为________。
(3)当9.2g乙醇参加上述反应过程时,产生一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克_____?
“东鞋”(用废旧皮鞋熬制成的酸奶)、“西毒”(含铬毒胶囊)“南地”(地沟油)、“北钙”(某高钙奶中含禁止食用的三聚氯胺)、“中耳朵”(人造猪耳朵)等一系列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危害人体健康。化学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认识物质。
(1)酸奶中主要营养物质是蛋白质,点燃后会闻到_______。
(2)“毒胶囊”中含有有毒的铬是_________(填“单质”“原子”或“元素”)。
(3)地沟油中油脂________(填“是”或“不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4)高钙奶中的钙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人体缺钙会导致________。
(5)人造猪耳朵的一种原料是硅酸钠,其中阳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