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9日是全国第21个消防宣传日,今年的主题是“全民消防、生命至上”。家庭防火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下列家庭中的物品属于可燃物的有______。
a.玻璃 b.食用油 c.高度白酒 d.毛衣
(2)如图所示的“火立熄”是一种新型的家用灭火用品。“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燃烧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火立熄”的灭火原理是______。
(3)①工业上常利用水煤气(CO和H2)来生产甲烷,同时生成水,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
②在使用天然气之前,很多家庭使用管道煤气(主要成份是CO),请写出天然气代替管道煤气作为家庭燃料的优点_____________。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现在九年级的同学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更应该注意饮食和食品安全。
(1)中国疾控中心食物强化办公室启动的“铁强化酱油”项目可以有效的控制______
a.佝偻病 b.贫血症 c.甲状腺肿大 d.侏儒症
(2)我们日常所食用的食物从本质上看都是来自于光合作用的,试写出光合作用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
(3)随着排放到水体中的淀粉、油脂、蛋白质不断增加,一定时间和一定范围内水体溶解氧气的总量会______。(增加、减少、不变)
(4)不久前媒体报道,有个别蔬菜经销商在销售的蔬菜上喷洒甲醛(HCHO)溶液,防止腐烂,延长蔬菜的保存时间。
①甲醛(HCHO)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②食用含有甲醛溶液的蔬菜对人体会产生危害,这是因为______。
如图,碳化铝(又叫三碳化四铝)是黄色或绿灰色粉末,常用于冶金。以下框图表示的是与碳化铝有关的制备和性质的反应。
已知:G属于碱类,B属于金属单质,E在常温下为液体,F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4,试根据框图回答:
(1)E的化学式______,G的化学式______;
(2)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如下是小符同学在鉴别纯碱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时所进行的系列实验:
(1)若把废液A逐渐倒入废液B中时,仅产生白色沉淀。则废液A中的溶质是______。
(2)若把废液A逐渐倒入废液B中时,刚开始有气泡冒出,后产生白色沉淀。则废液B中的溶质是______。
(3)若把废液A逐渐倒入废液B中时,无任何明显现象。则废液A中的溶质可能存在______种情况,废液B中的溶质可能存在______种情况。
(4)向废液C中滴入无色酚酞,发现溶液仍为无色。由此推断废液C中的溶质是____(写出所有可能)。
查阅资料发现,氯化铵固体与亚硝酸钠固体混合加热也能制取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利用此原理,静香同学想粗略测定某氯化铵样品中氯化铵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样品中的杂质不参与反应)实验步骤:(已知室温时,氮气的密度等于1.25g/L。)
①按如图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将0.6g样品与足量NaNO2充分混合,并放入试管。在500mL规格的量筒内装满水后倒扣在水槽内。
③充分加热药品,并收集氮气。
④反应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并保持装置不动。
⑤等到实验仪器温度降至室温,将导管从量筒中取出。
⑥读取量筒内水的体积为276mL,进行计算。
(1)利用图示所用方法收集氮气,体现氮气具有______的性质。
(2)小夫同学认为静香同学的实验步骤设计存在问题,你支持谁的观点______。(若你支持小夫同学的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若支持静香同学的观点不需再做其它说明。)
(3)试根据以上数据,计算该样品中氯化铵的质量分数______。(计算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1位)
(4)你认为以下操作可能导致测定的氯化铵质量分数偏小的是______(填写序号)
a.加热药品不充分 b.实验仪器没有冷却到室温 c.读数时俯视读数
学习了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的方法之后,某学习小组在探究“从空气中制取氮气”时,提出了以下实验方案,并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图:(假设每步反应都能把气体充分除去)
空气氮气和氧气 氮气
步骤:打开、、,通入空气,利用装置和,去除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步骤:关闭、,用凸透镜聚光,引燃白磷使其燃烧,以去除瓶内氧气.请回答如下问题:
工业上制取氧气时,除去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之后,通过控制温度将沸点较低的________先蒸腾出来.
写出、装置内所装试剂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
此法得到的氮气,其密度与氮气的实际密度有误差,你认为产生误差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
①白磷不足②装置漏气③步骤的实验时间太短④氮气中混有白磷燃烧后的固体颗粒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除上述原因外,请你再写一条造成误差的必然原因: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