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是( )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实验方案 |
A | FeCl2 溶液(CuCl2) | 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
B | CO2(CO 气体) | 点燃 |
C | MgSO4 溶液(硫酸) | 加入过量 Mg(OH)2,过滤 |
D | CuO(木炭粉) |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
A. A B. B C. C D. D
根据下图所示的四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乙试管中产生气泡速率大于甲试管中产生气泡速率,说明金属活动性:镁>铁
B.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通常状况下CO2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大于空气
C.甲试管中的铁钉生锈,乙试管中的铁钉不生锈,说明只需与水接触铁钉就会生锈
D.向盛有NaOH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稀硫酸,烧杯中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H2SO4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放出热量
如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X为H2CO3,Y为C6H12O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一中的转化1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
B.图二中可实现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相互转化
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1℃时,甲与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同
B. 乙中混有少量甲时,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C. t2℃时,30g 甲能溶解于 50g 水中形成 80g 溶液
D. t2℃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时,其溶质质量分数大小为:乙>甲>丙
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物质/g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16 | 2 | 6 | 30 |
反应后质量/g | 0 | 2 | m | 2 |
A. 表中m的值为44
B. 容器中发生的反应为丁分解生成甲和丙
C. 该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4:11
D. 乙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所以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生活中常用湿润的PdCl2试纸来检测CO对环境的污染情况。已知CO与PdCl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 + PdCl2 + X = 2HCl + Pd↓+ CO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X为 H2O
B. 从生成物的角度分析,金属Pd应位于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氢之后
C.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D. 列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CO、NO2、S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