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下列气体不是空气污染物的是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氮 C.二氧化硫 D.一氧化...

下列气体不是空气污染物的是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氮 C.二氧化硫 D.一氧化碳

 

A 【解析】 A、二氧化碳属于空气成分气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为0.03%,A选项物质不是空气污染物,符合题意; B、二氧化氮有毒,会引起酸雨等,会污染空气,B选项物质是空气污染物,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有毒,会引起酸雨等,会污染空气,C选项物质是空气污染物,不符合题意; D、一氧化碳有毒,与人体内血红蛋白结合,影响氧气的运输,D选项物质是空气污染物,不符合题意。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NaCl.小丽同学取该样品23g全部溶解于150g水中,再逐滴加入160g稀盐酸,反应中产生的气体的质量与盐酸的用量关系如图所示。

计算当恰好完全反应时:

1)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克。

2)求原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中和反应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实验。

[探究活动1]证明酸和碱发生了反应。

稀盐酸和NaOH溶液混合没有明显现象,小丽同学按图1进行实验,证明了盐酸和NaOH溶液能发生化学反应,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探究活动2]能否通过证明有水生成来证明其反应的发生?

[设计实验]小明同学取变色硅胶、无水醋酸和氢氧化钠固体进行如图2所示的三个实验,

[小资料]a变色硅胶吸水后由蓝色变为红色: b无水醋酸是一种酸,常温下为无色液体;

1)实验①、②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

2)加入试剂后,要迅速塞紧橡胶塞的原因是_________

3)能证明酸和碱反应有水生成的现象是__________

[探究活动3]能否通过测量酸和碱反应过程的pH、温度变化证明其反应的发生?取一定量的稀盐酸,连滴匀速滴加NaOH溶液,用电子传感器实时获得溶液的pH、温度曲线如图3.

4)由图3你得到的认识请写出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

5)除了上述方法之外,还可以按照如下实验方法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说出对应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再加入少量氧化铜。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某化学兴趣小组根据图1所示进行模拟炼铁的实验,并对产物成分进行探究。

[初步实验结果]无色气体A不含有单质气体,黑色粉末B含有两种单质中的一种或者两种。

[猜想与假设]甲组同学认为无色气体A中可能有CO2CO.乙组认为黑色粉末的成分中存在以下三种情况:

假设一:只含有铁。

假设二:只含有碳。

假设三:_________

[实验与探究]

1)为验证甲组的猜想,大家按图2进行实验:

当看到实验I__________,实验Ⅲ中__________等现象时,可以确定甲组同学猜想正确。

2)为验证乙组中假设三能否成立,大家用物理和化学两种方法来进行探究。

实验方法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

物理方法

用磁铁靠近粉末

___________

假设三成立

化学方法

取少量黑色粉末B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___________

假设三成立

 

写出黑色粉末B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交流与反思]在做图2所示的实验时发现其存在一个缺陷,请指出来: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空气中的氧气在细菌的作用下将辉铜矿中的硫化亚铜(Cu2S)转化成硫化铜(CuS),再把不溶性的硫化铜转化为可溶性的硫酸铜是“生物炼铜”的重要环节,根据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回答问题:

1)硫化铜在水中可以产生极少量的S2-,其结构示意图为,则一个硫原子中含有

2)反应①、②中,细菌均起_______作用;

3)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气体。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编号仪器名称:________

2)制取二氧化碳并要求能控制反应速率,则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时观察到火焰熄灭,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4)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欲使用FG装置将杂质气体除去,则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混合气体→______(用端口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