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米、油、盐”是厨房常备用品其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
A. 柴(纤维素) B. 米(淀粉) C. 油(脂肪) D. 盐(氯化钠)
空气中能供给人呼吸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氢气 D.稀有气体
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水结成冰 B.酒精燃烧 C.粮食酿酒 D.铁锅生锈
医用双氧水可杀灭肠道致病菌、化脓性球菌,一般用于物体表面消毒。小明同学腿部擦伤,大夫在她伤口上涂了医用过氧化氢溶液,小明看到伤口处产生了小气泡,很好奇。为什么瓶中的过氧化氢溶液涂到伤口上,分解就加快了呢?
(查阅资料)
(1)过氧化氢是人体代谢废物之一,人体存在过氧化氢酶,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
(2)温度对化学反应的快慢有影响,人体正常体温是37℃。
(提出猜想)
猜想1:过氧化氢分解加快是因为体温比瓶中的温度高。
猜想2:过氧化氢分解加快是因为伤口中有过氧化氢酶。
(实验探究)
小明准备用如下图所示装置测定过氧化氢分解的快慢,实验前在注射器中吸入过氧化氢溶液,量筒内装满水,并用排水法。记录2分钟收集的气体体积。
进行实验:
序号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 | 分两次进行实验,均注入5 mL过氧化氢溶液 第一次在常温下进行 第二次将试管浸在37℃的温水中 | 量筒中2分钟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均为5 mL | (1)__________ |
② | 分两次进行实验,均注入5 mL过氧化氢溶液 第一次向试管中加入一小粒过氧化氢酶,然后浸在37℃的温水中 (2)第二次__________
| 第一次,量筒中2分钟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为56 mL 第二次,量筒中2分钟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为5 mL | 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加快是因为过氧化氢酶的作用 |
(3)实验①②中,有三次收集到的气体均为5 mL,若用带火星的木条去检验这5 mL气体,观察到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4)写出过氧化氢在过氧化氢酶的作用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
小明反思了实验过程,认为实验①得出的结论可能存在不足。于是他又查阅资料。科研工作者以10 mL30%的H2O2溶液为样本,加入相同的过氧化氢酶,分别做了如下9组不同的实验,所得如下数据:
序号 | 因素 | O2(ml) | ||
温度 | pH | 浸取时间 | ||
1 | 35 | 6.4 | 6 | 43.7 |
2 | 35 | 6.8 | 8 | 71.6 |
3 | 35 | 7.2 | 10 | 38.4 |
4 | 37 | 6.4 | 6 | 52.3 |
5 | 37 | 6.8 | 8 | 97.6 |
6 | 37 | 7.2 | 10 | 41.2 |
7 | 39 | 6.4 | 6 | 47.4 |
8 | 39 | 6.8 | 8 | 77.4 |
9 | 39 | 7.2 | 10 | 37.7 |
(5)综合分析表中数据,本实验最适宜条件为____组(填序号),影响过氧化氢酶发挥作用的因素有_________。酶对双氧水分解的催化作用受多个因素影响,不仅各个因素独立作用,而且因素之间有联合作用,有时个别因素对酶的抑制较强。
请从A~D中任选三个作答,若均作答,按前三个计分。
实验目的 | 实验 | 回答问题 |
A 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 该实验除了验证CO2的密度比空气大之外,还能说明CO2 具有__________性质。 | |
B 探究空气 中氧气含量 | 红磷燃烧的作用是 ______。
| |
C 证明水的组成 | 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 |
D 检验NaCl中混有Na2CO3 | ①加入少量样品;②加入适量水至全部溶解;③加入____有气泡产生。 |
研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已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500℃,一些物质的着火点如下表所示。
物质 | 红磷 | 木材 | 无烟煤 |
着火点/℃ | 240 | 250~330 | 700~750 |
(1)实验1:在铜片两端分别放置木块和无烟煤块,点燃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的实验现象是_____。
(2)实验2:将红磷置于铜片上,用沙土覆盖,点燃酒精灯持续加热,红磷始终不燃烧,其原因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