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硫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15.0g,其中含氧元素6.4g,将该混合物加入到一定质量的氯化钡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99.7g氯化钠溶液,请计算:
(l)硫酸钠(Na2SO4)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2)15.0g固体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为 g。
(3)所用氯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至0.1%)。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根据图示可知:该实验是用胶头滴管逐滴将______(填“稀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至过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在b点时,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3)在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发现溶液中有少量气泡产生。
(提出问题)为什么会有气泡产生?
(作出猜想)甲同学认为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乙同学认为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你认为乙同学作出这种猜测的理由是_________。
(设计实验)为确定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同学们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_____溶液,振荡,静置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氢氧化钠溶液 部分变质 |
②取①中上层清液,加入无色酚酞溶液 | ______ |
(交流反思)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变质,故应_______保存。
图是实验室制取与收集气体的装置图,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下列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用装置C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
(3)小军设计装置D来制取CO2,与装置B相比,D的优点是_____。
(4)某化学小组利用混有少量CO2的CO气体还原CuO,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可重复使用)。按气体从左到右的方向,装置连接顺序正确的是_____。
A 丙→甲→乙→丁 B 甲→丙→乙→丁
C 丙→乙→甲→乙→丁 D 乙→甲→丙→乙→丁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锌、硫酸、氢氧化钙、硫酸铜和碳酸钠五种物质玩化学拼图游戏(如图),游戏规则要求图中相邻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其中B与C反应产生的气体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E物质的溶液呈蓝色。
(1)写出D和E的化学式:D_________,E_______。
(2)B物质的俗称是_________,请写出C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____。
(3)D与E的反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4)按游戏规则,下列能替代A物质的是_____(填序号)。
①银 ②氢氧化钡 ③氯化钡 ④氧化铜
氮气在高温、高能量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如图是以空气和必要的原料合成氮肥(NH4NO3)的工业流程。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是利用各物质的_____(填“熔点”或“沸点”)不同进行分离。
(2)写出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该反应中使用了催化剂,反应前后,催化剂的___没有发生改变。
(3)如图是化肥硝酸铵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由此推测硝酸铵具有的性质是_____(写出一点即可)。
(4)施用该肥料时,要避免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原因是________。
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A、B、C析出晶体时均不含结晶水),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_______。
(2)t2℃时,溶解度相等的物质是_______。
(3)欲将A溶液的状态从M 点转化到N点,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4)将等质量的t3℃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析出晶体的质量最多的是_____。
(5)配制t2℃时等质量的A、B、C饱和溶液,所需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