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物质分散到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石灰石 B.植物油 C.高锰酸钾 D.活性炭
下列人体所必须的元素中,中老年人缺少会引起骨质疏松的是
A. 锌 B. 铁 C. 钙 D. 钠
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水结成冰 B. 蜡烛燃烧 C. 食物腐败 D. 铁锅生锈
氢氧化钠固体,因不慎敞口放置了一段时间,已经部分变质.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决定测定该瓶 试剂变质的程度,他们在知识回顾的基础上,依次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知识回顾)
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理由是:①氢氧化钠固体会吸收水分而潮解;②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变质, 发 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实验操作)
第一步:取该瓶中的试剂20g加水配制成溶液;
第二步:向上述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
根据实验步骤和图像进行分析与计算:
(1)20g试剂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 g.
(2)计算该20g试剂中含有杂质Na2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 0.1%)
(3)如果第二步改为向第一步配制成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则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g。
同学们完成实验后留下的废液中含有Cu(NO3)2、NaCl、KNO3和K2SO4四种物质,在老师的指导下,化学小组的同学设计如图1的流程回收KNO3晶体。
请回答:
(1)步骤①的目的是除去Cu(NO3)2,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步骤③加入过量K2CO3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滤液B中的溶质是______(写化学式)。为何不能将加入硝酸钡溶液和碳酸钾溶液的顺序调到来,原因是_________。
(3)步骤④判断硝酸适量的现象是________。
(4)混合液C中的溶质是KNO3和NaCl,观察溶解度曲线(图2),步骤⑤所包含的具体操作是加热浓缩、_______、过滤。晶体表面的杂质最好用________进行洗涤。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灭火器原理”后,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并对反应后瓶中残留废液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废液中所含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 1:废液中的溶质可能是 NaCl、Na2CO3和HCl。
猜想 2:废液中的溶质只有 NaCl。
猜想 3:废液中的溶质是 NaCl和HCl。
猜想 4:废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
(讨论与交流)
小明认为猜想1无需验证就知道是错误的,他的理由是________。
(1)小亮同学为验证猜想3,取少量废液装入试管中,然后滴入酚酞溶液,发现酚酞溶液不变色,于是小亮 认为猜想3正确。你认为他的结论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__。
请你另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3: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猜想3正确 |
(2)验证猜想4,可选用的试剂有______。
A酚酞溶液
B氢氧化钾溶液
C稀硫酸
D氯化钡溶液。
(拓展与应用)
若废液中的溶质是 NaCl和HCl,根据HCl的性质,无需另加试剂,只要对废液进行______操作即可从废液中得到NaCl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