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实验小组的同学欲对碳还朱氧化铜生成的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气体成分为①...

实验小组的同学欲对碳还朱氧化铜生成的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气体成分为①只有CO,②只有CO2,③CO和CO2的混合气体。得出以上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

[实验设计](1)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如图装置一段时间,发现C中液体变浑浊,由此排除了猜想____(填序号)。

(2)先通气体一会后,点燃酒精灯,先预热,后对准玻璃管中的氧化铜加热,出现______现象,说明猜想③成立。

[交流与讨论](1)将生成气体通入装置一段时间再加热,除探究CO2存在外,还能达到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一个该实验产生CO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装置B可以防止液体回流使玻璃管炸裂,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质量守恒定律(或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① 选通气体C中石灰水变浑浊,加热玻璃管内黑色固体变红色 排尽装置内的空气,以免加热时发生爆炸事故 C+CO22CO或C+CuOCu+CO↑ 证明是否有CO2,收集CO 【解析】[提出猜想]碳和氧化铜混合加热生成铜和气体,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组成气体的元素一定是碳和氧元素,故气体的成分有这三种可能; [实验设计](1)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现变浑浊,说明生成气体中一定含有CO2,即猜想①不正确,应排除; (2)加热氧化铜一段时间,出现最初通气体时C中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CO2,加热后玻璃管内黑色固体变红色,说明有CO气体,则猜想③成立; [交流与讨论](1)先能生成的气体,除探究CO2存在外,还能排尽装置内的空气,以免加热时发生爆炸事故; (2)C和CuO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CO,或碳和CO2在加热条件下生成CO,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CO22CO或C+CuOCu+CO↑; 装满石灰水的C装置可通过是否变浑浊证明是否有CO2,还可以收集CO。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可能用到的装置。

1)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____

2)实验室选用A装置制取CO2,锥形瓶内液体的液面应到_____(填“a”或“b)处。A中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演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收集氧气最好选用的装置是上图_____(填装置序号)

4)若用如图装置测量产生CO2的体积,应在水面上加上一层植物油,其目的是______。若量筒读数是俯视读数值是30mL,则实际收集的气体体积______( “大于”或“小于”) 30mL

 

查看答案

下图为工业利用石灰石和食盐水制作漂白粉的流程图。

(1)石灰石高温燃烧得到的两种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步骤Ⅰ涉及到的能的转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操作A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步骤Ⅲ得到的滤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Cacl2和Ca(Cl0)2,其中Ca(Cl0)2中氯元素的化学价是_______

(4)步骤Ⅴ采用低温蒸干,由此你推断出漂白粉的成分可能具有一定性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如图为简易气体打火机构造图。

(1)制作防风罩的材料采用铝合金比用铁皮耐腐蚀性能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铝合金腐蚀性能好的原因是_________

(2)防风罩也是燃料气和空气的混合室。通常采用多孔结构。这种结构对于气体燃烧的优点是________。点燃打火机需按下铵键,松开按键,打火机会熄灭,松开按键对应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

(3)打火机中丁烷(化学式C1H10)为液体,按下按键相当于打开了盛装丁烷的溶器口,丁烷变为气体,从微观角度解释丁烷汽化的原因为_________

(4)生活中铁质的打火机也十分常见,请写出一种防止铁质打火机生锈的方法_____

 

查看答案

如图为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2℃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t1℃乙物质的溶解度

B. t1℃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含溶质质量相等

C. t2℃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通过降温总能得到甲的饱和溶液

D. 可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得到固体甲

 

查看答案

下列除杂的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的:

方案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氯化钾中的氧酸钾

加二氧化锰混合加热

B

除去CO2中的CO

通过灼热的CuO

C

除去氧化铜中的木碳粉

隔绝空气加强热

D

除去硝酸铜中的硝酸根

加过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