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用指示剂的条件下,欲将含有盐酸的氯化钙溶液由酸性转化为中性,且不混入其它杂质,应选用的试剂是( )
A、澄清石灰水 B、氧化钠 C、石灰石粉末 D、生石灰粉末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测定溶液pH B. 配制溶液
C. 称量固体 D. 稀释浓硫酸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干了 B. 铜在潮湿的空气中有绿色物质生成
C. 花生米霉变了 D. 银白色的镁条在空气中慢慢失去光泽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纯净的盐酸 B.冰水混合物 C.铝合金 D.净化后的空气
在一烧杯中盛有11.4 g Na2CO3和 NaCl 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分数为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 B 点时,烧杯中溶液的 pH 7(填>、=、<)。此刻,溶液中的溶质是 。
(2)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烧杯中为不饱和溶液(常温),通过计算求出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 0.1%)
制作糕点常用 Na2CO3或 NaHCO3 作膨松剂,我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 Na2CO3 和 NaHCO3的性质进行了一系列探究。
(查阅资料)
(1)溶解度比较:
溶解度 | 10℃ | 20℃ | 30℃ | 40℃ |
Na2CO3 | 12.5g | 21.5g | 39.7g | 49.0g |
NaHCO3 | 8.1g | 9.6g | 11.1g | 12.7g |
(2)已知碳酸氢钠在270℃左右就能分解为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而碳酸钠受热不分解。
(探究一)NaHCO3 和Na2CO3 溶解度差异的探究。
小方同学分别取 xg 两种固体粉末加入 20℃10 g 水中充分溶解,通过观察现象区分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x 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
A 2 B 0.96 C 0.5 D 3
(探究二)测定某 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 NaHCO3的质量分数
[方案一]称取一定质量样品,置于坩埚中加热至恒重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计算。
(1)坩埚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需加热至恒重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装置B中放有样品(整套装置气密性良好,各装置中气体吸收剂足量)。
(实验步骤)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称取样品 10 g,加到装置 B 中; (3)称量装置 B、C、D 的质量(含药品);(4) 连接装置; (5)加热;(6)停止加热继续通入空气;(7)再次称量装置 B、C、D 的质量(含药品)。
(数据记录)
| 装置B | 装置C | 装置D |
实验前物质的质量/g | 180.0 | 200.0 | 122.2 |
试验后物质的质量/g | 176.9 | 201.5 | 124.8 |
(问题回答)
①上图装置 C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装置 C 中一个明显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过程中必须向装置内通入空气,装置 A 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若没有装置 A,造成测定结果_________________ (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讨论分析)
小红同学认为,表格中三组数据都可以计算该样品中 NaHCO3的质量分数,但小张认为不能用 C 装置的质量变化来计算,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改进方法:_________________;小王又认为用装置 D 的质量差会偏大而影响计算,应增加一个操作:____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数据处理)经过反复讨论,大家一致赞成应该利用表格中的装置 B 的质量变化进行计算NaHCO3和Na2CO3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应用)固体Na2CO3中混有少量NaHCO3,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方法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