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市售“自热米饭”带有一个发热包,遇水后可迅速升温至150℃,保温时间达3小时,能...

市售“自热米饭”带有一个发热包,遇水后可迅速升温至150℃,保温时间达3小时,能将生米做成熟饭。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对发热包非常感兴趣,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

1)发热包主要由生石灰、铁粉、镁粉、铝粉、炭粉、氯化钠中的若干种组成。

2)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均为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但后者可溶于NaOH溶液生成偏铝酸钠(NaAl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成分探究)取出某品牌的发热包内灰黑色的固体粉末,分成两份。

1)第一组同学用磁铁靠近其中一份粉末,发现有黑色物质被磁铁吸引,证明粉末中含有_____(填名称)。用磁铁将该物质全部吸出后,剩余粉末为样品A

2)第二组同学将另一份粉末加水溶解、过滤后,取部分滤液滴入酚酞试液,滤液变红色,证明原粉末中含_____(填化学式);再向滤液中加入含有稀硝酸的硝酸银溶液,看到_____,证明原粉末中含有氯化钠。

3)除上述物质外,还可能存在镁粉、铝粉、炭粉,对此大家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一:只存在上述三种中的一种;

猜想二:上述三种同时存在;

猜想三:存在铝粉和炭粉;

猜想四:存在_____(填名称);

猜想五:镁粉和炭粉。

(实验验证)小施用样品A进行实验,流程如下。向滤液B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他观察到开始时有白色沉淀生成,后来又全部消失,最后得到的是无色溶液E

(实验结论)

1)不溶物D_____(填名称);

2)大家结合实验现象讨论后,认为猜想_____正确。

(原理探究)

第三组同学利用如图装置证明发热包放热主要来自于生石灰与水的反应。加水后发现A中温度迅速升高,B中有气泡产生,该气体为_____(填名称)。但温度很快下降,说明该反应很快结束,不能长时间保温。

(猜想)大家大胆猜测应该还有其他放热反应存在。

(实验验证)

同学们按资料介绍,用铁粉、炭粉和食盐水在锥形瓶中模拟铁的锈蚀实验,不久后发现锥形瓶外壁微烫,并持续较长时间。该现象很好地解释了发热包的保温机理。

(拓展活动)

在上述铁的锈蚀实验中未观察到有红色的铁锈产生。老师告诉同学们,铁锈蚀的过程是首先生成一种碱,这种碱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又变成另外一种碱,请写出生成另外一种碱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

 

铁粉 CaO 有白色沉淀生成 镁粉和铝粉 炭粉 三 空气 【解析】 {查阅资料}(2)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Al、O、H、Na,生成物中含Na、Al、O,故生成物中还应有水生成,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Al(OH)3+NaOH=NaAlO2+2H2O。 {成分探究}(1)金属铁能够被磁铁吸引,所以用磁铁靠近粉末,发现有黑色物质被磁铁吸引,证明粉末中含有铁,故填铁。 (2)将粉末加水溶解、过滤后,取部分滤液滴入酚酞试液,滤液变红色,说明原粉末中的某种成分溶于水后溶液呈碱性,而发热包的成分中只有氧化钙能够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而氢氧化钙溶于水后溶液呈红色,即原粉末中含有氧化钙,其化学式为CaO,故填CaO; 氯化钠与硝酸银在溶液中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氯化银沉淀,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故填有白色沉淀生成。 (3)镁粉、铝粉、炭粉的两两组合方式有镁粉与铝粉、镁粉与碳粉、铝粉与碳粉,故填镁粉和铝粉。 {实验验证}(1)发热包中的生石灰、铁粉、镁粉、铝粉均能与稀盐酸反应,氯化钠溶于水,而炭粉既不溶于水,也不能与稀盐酸反应,所以出现的不溶物D是炭粉,故填炭粉; (2)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氯化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而氢氧化亚铁不再与氢氧化钠反应,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氯化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而氢氧化镁不再与氢氧化钠反应,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氯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而氢氧化铝能再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偏铝酸钠能够溶于水,即样品中含有铝粉与炭粉,所以猜想三正确,故填三。 {原理探究}氧化钙(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同时释放热量,锥形瓶中的空气受热体积膨胀,膨胀的空气沿导管进入B装置在导管口处形成气泡,故填空气。 {拓展活动}铁元素形成的碱有氢氧化亚铁和氢氧化铁,其中氢氧化亚铁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4Fe(OH)2+2H2O+O2=4Fe(OH)3。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1)甲实验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此实验不足以证明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因此需补充一个对比实验,请简要写出补充的实验:_____

2)乙实验中酚酞溶液的作用是_____

3)丙实验观察到试管中有蓝色沉淀生成,上层溶液为无色,证明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发生了化学反应。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对丙实验试管中无色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试管中无色溶液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硫酸钠和氢氧化钠;

猜想二:_____

(设计实验)要证明猜想一成立,下列试剂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填字母);

A 紫色石蕊溶液

B 氯化钡溶液

C 氯化镁溶液

(拓展延伸)小组同学总结了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又联想到学过的氢氧化钙,发现二者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在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_____(用符号表示)。

 

查看答案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里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氯气并进行有关氯气性质的实验探究(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

、氯气(Cl2)是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能溶于水,并能与水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氯气溶于水所得的溶液为氯水,氯水除了具有消毒作用,HClO(次氯酸)还具有漂白作用;

、稀盐酸和二氧化锰不发生反应;

、氯气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Am管的作用是_____

2A是制取氯气的发生装置,除生成氯气外还有氯化锰(其中Mn+2价)和一种常见氧化物,请写出其化学方程式_____

3)若进入装置D中的氯气是纯净干燥的,则装置B(饱和氯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装置C中盛有的溶液是_____

4)装置E中石蕊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_____

5)①实验装置G的作用是_____

②通过无数次实验和计算发现,取含溶质146g的浓盐酸和足量的二氧化锰反应,得到的氯气为_____(填字母)。

A 小于71g

B 等于71g

C 大于71g

D 等于35.5g

 

查看答案

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a仪器名称__________;

2)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用C装置来收集氧气,待集气瓶中的水排完以后,应当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通常利用BD装置的组合来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需要的药品为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

4)实验室通常利用E装置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若二氧化碳过量,会进一步与碳酸钙、水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碳酸氢钙(CaCO3+H2O+CO2CaHCO32)。若向含有CaOH214.8g的澄清石灰水里缓缓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反应后若生成10g沉淀,则通入二氧化碳的质量可能为____ (填字母)。

A 4. 4g     B  8. 8g    C 13. 2g    D 17. 6g

 

查看答案

小婷和小彤在帮助老师整理药品时,发现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只知道它们分别是氢氧化钙溶液、硫酸铜溶液、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小婷很快就判断出其中一瓶是硫酸铜溶液。小彤把其他三种溶液分别编号成ABC,然后两两混合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

A+B

B+C

A+C

现象

无明显现象

有白色沉淀产生

有气体产生

 

 

 

据此,小彤很快就分辨出了三种未知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小婷判断出硫酸铜溶液的依据是________

2C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

3AB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

4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查看答案

中和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某同学利用图1装置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液反应的过程,并用pH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图2和图3

1)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仪器A中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图3V的数值最接近_______(填“6”“12”“16”);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

A 2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NaOH

B 取图2d点所示溶液加热蒸干所得固体为纯净物

C 2c→d所示溶液中NaCl的质量不断增加;

D 3e→f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