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在古籍里称为“鋈”的银白色铜合金,是古代云南、四川地区的特产,其主要成分是铜、锌、镍等金属单质,炼制时需要黑铜矿(主要成分是CuO)、硫化镍矿(主要成分是Ni2S3)等多种矿物。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鋈属于金属材料
B.鋈的样品在足量稀盐酸中能全部溶解
C.Ni2S3中镍元素呈+3价
D.黑铜矿跟木炭共热能生成单质铜
下列有关叙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A.溶洞的形成: 分解反应
B.酸雨的形成: 化合反应
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反应: 置换反应
D.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复分解反应
学好化学,就要学会归纳和总结。下列总结的化学知识有错误的一组是()
A | 安全常识 | B | 生活知识 |
瓦斯煤炸——甲烷引起 假酒中毒——甲醇引起 煤气中毒——一氧化碳引起 | 洗洁精去除油污——乳化作用 用灼烧的方法鉴别合成纤维与羊毛 活性炭净水——吸附作用 | ||
C |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 D | 元素与人体健康 |
氢气作高能燃料——可 燃性 用墨书写字画——稳定性 浓硫酸作干燥剂——脱水性 | 缺铁——贫血 缺钙——骨质疏松 缺氟——龋齿 |
A.A B.B C.C D.D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D.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如图是某胃药标签的部分内容。测定该药品中NaHCO3含量的过程如下:取10粒药片研碎后放入烧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搅拌,再向其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共消耗稀盐酸11.5g。(除NaHCO3外,其余成分均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盐酸反应),最终得到不饱和溶液。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64.3g。请计算:
(1)反应后生成气体的质量为多少g。
(2)反应后烧杯中溶液的质量。
(3)该胃药中NaHCO3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兴趣小组设计实验验证草酸亚铁晶体热分解的气体产物,并用热重法(TG)确定其分解后所得固体产物的组成。
资料链接:①草酸亚铁晶体( FeC2O4﹒2H2O)是浅黄色、难溶于水、受热易分解的固体。
②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成蓝色。
探究一: 探究草酸亚铁晶体热分解的气体产物
[猜想假设]猜想一: X、CO2
猜想二: X、CO
猜想三: X、CO、CO2,物质X为________(填化学式)。
[设计实验]
(1)选择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作为虚线中的“热分解装置”
A 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发生装置
B 氯酸钾分解制氧气的发生装置
(2)进行上述实验时,先点燃热分解装置中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再点燃E处的酒精灯,原因是_________。
(3)D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实验过程中观察到______的现象,证明猜想三正确。
[交流讨论]
(1)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该装置并不能严谨证明猜想三成立,改进的措施是在C和D装置之间增加盛有___(填 名称)溶液的洗气瓶。
探究二:热重法(TG)确定分解所得固体产物的组成
[数据分析]
称取3.60g草酸亚铁晶体( FeC2O4﹒2H2O,为相对分子质量为180),用热重法对其进行热分解,得到剩余固体的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300°C时,剩余固体为纯净物且是铁的氧化物,通过计算确定该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