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 1 月 26 日美国《科学》杂志报道,哈佛大学实验室对液氢样本施加 4.95×10 11Pa 压力,成功制造出了金属氢,这是一种以氢离子和自由电子为基本单位构成的晶体。关于金属氢的推测错误的是
A.与氢气互为同素异形体
B.制造金属氢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C.可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D.摩尔质量与氢气相同
中药的煎制直接关系到其疗效。下列制备中草药汤剂的步骤中,与过滤操作类似的是
A.浸泡
B.煎制
C.滗汤
D.灌 装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下列古诗词中对划线对象变化的描述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一味黑时犹有骨,十分红处便成灰。([清] 徐宗干《咏炭》)
B.河上姹女(水银),灵而最神,得火则飞,不见埃尘。([汉] 魏伯阳《参同契》)
C.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 文天祥《扬子江》)
D.落红(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
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H2SO4和CuSO4两种污染物。为测定废水中两种污染物的含量,给该化工厂提供污水处理的参考,某化学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取该废水100g,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写出计算过程):
(1)恰好完全反应时,产生沉淀的质量 g;
(2)废水中CuSO4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金属铝和铜的活动性强弱,开展了以下活动。
[查阅资料]经查阅,金属铝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对比实验]
编号 | 操作 | 现象 |
甲 | 将表面未打磨的铝丝浸入CuSO4溶液中 | 无明显现象 |
乙 | 将表面打磨后的铝丝浸入CuSO4溶液中 | 铝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 |
丙 | 将表面未打磨的铝丝浸入CuCl2溶液中 | 铝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 |
(1)比较实验乙和实验_______________(填“甲”或“丙”)可得知:打磨能破坏氧化铝薄膜。
(2)小明同学对实验丙的现象进行分析,认为H2O对氧化铝薄膜有破坏作用。但此观点马上被其他同学否定,否定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测与探究]
小组同学针对实验丙的现象,经讨论后猜测:Cl-破坏了氧化铝薄膜。
为检验此猜测是否正确,他们首先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相同的CuSO4溶液,并均浸入表面未打磨的铝丝,然后进行了新的探究: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推论 |
(1)向一支试管中再加入NaCl固体 | 铝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 | 氧化铝薄膜被破坏 | Na+或___________能破坏氧化铝薄膜 |
(2)向另一支试管中再加入Na2SO4固体 | ___ | 氧化铝薄膜未被破坏 | Na+和SO42-都不能破坏氧化铝薄膜 |
[结论与反思]得出结论:前述猜测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拓展应用]家庭里的铝制品在使用时要避免与______________接触(填一种即可)
总结反思:本次探究充分运用了比较法和控制变量法
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气体,请回答下列各题:
(1)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若要收集到较纯净的氧气,应该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
(3)既能收集氧气也能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4)氨气(NH3)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则气体发生装置应选用上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气体收集装置应选用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