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失去标签的氯化钙、硝酸银、盐酸、碳酸钠4种无色溶液.将它们编号为甲、乙、丙、丁后,两两混合的现象如表所示.根据实验现象判断甲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 )
实验顺序 | 实验内容 | 实验现象 |
① | 甲+乙 | 有气泡生成 |
② | 甲+丙 | 有沉淀生成 |
③ | 丙+丁 | 有沉淀生成 |
④ | 乙+丙 | 没有现象发生 |
A. HCl B. CaCl2 C. Na2CO3 D. AgNO3
在命名化学物质时,如果某元素的化合价不止一种,一般我们把其中比较稳定而且常见的化合价作为标准,化合价比它高的加上前缀“高”,化合价比它低的加上前缀“亚”,以此进行区分。据此,下列物质命名正确的是
A.Hg2Cl2:氯化亚汞 B.NaH2PO4:亚磷酸二氢钠
C.K2FeO4:铁酸钾 D.ZnMnO4:高锰酸锌
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 X | Y | Z | W |
反应前的质量(g) | 4 | 2 | 18 | 16 |
反应后的质量(g) | 14 | m | 10 | 14 |
A.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分解反应
B.物质Y一定是反应的催化剂
C.若Z和W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则化学方程式中它们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
D.反应生成的X的质量为14g
如图为 A、B、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A、B、C 饱和溶液从 t3℃降温到 t1℃时,C 的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B.当t1<t<t2 范围内,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B>A>C
C.t3℃取 50g A 和B 的混合物,将它溶于 100g 热水,然后冷却至t1℃。若要使 A 析出而B 不析出,则混合物中 B 的质量百分比最高不能超过 20%
D.t2℃时,A 和B 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下列对古文献记载内容理解错误的是( )
A.《本草纲目》“烧酒”条目下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里所用的“法”是指蒸馏
B.据《易经》记载:“泽中有火”, “上火下泽”。 泽,指湖泊池沼。“泽中有火”,是指“甲烷”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现象的描述。
C.《吕氏春秋•别类编》中“金(即铜)柔锡柔,合两柔则刚”体现了合金硬度的特性。
D.《本草纲目》中“冬月灶中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里面的“碱”主要是氢氧化钾。
工业盐酸中通常含少量FeC13而呈黄色,小亮为测定某工业盐酸中HCl的含量进行如下实验,取某工业盐酸50g,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反应过程中,当加入的NaOH溶液质量至以下数值时,对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进行了测定,部分数据如下表,请根据表格和图象完成下列问题:
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g | 25 | 50 | 75 | 100 |
所得溶液的质量/g | 75 | 100 | 125 | m |
(1)开始没有产生沉淀的原因是_____。
(2)m=______(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该工业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为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