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碳酸钠样品中混有少量氯化钠,根据如图所示信息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l2+Na2CO3===CaCO3↓+2NaCl)
实验室里有一瓶常用的无色液体试剂,因保管不当造成标签破损(如图所示),其残缺的标签中只剩下“Na”和“10%”字样。小强和小华同学对此很感兴趣,决定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瓶试剂到底是什么物质的溶液呢?
(交流讨论)根据受损标签的情况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______________。
A 酸 B 碱 C 盐
(查阅资料)I.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含钠化合物有:NaCl,NaOH,Na2CO3,NaHCO3;
II.Na2CO3和NaHCO3的水溶液都呈碱性;
Ⅲ.测定室温(20℃)时,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数据如下:
物质 | NaCl | NaOH | Na2CO3 | NaHCO3 |
溶解度g | 36 | 109 | 215 | 9.6 |
(得出结论)小华根据试剂瓶标签上标注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和上表中的溶解度数据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______________溶液。
(作出猜想)①可能是NaCl溶液;②可能是Na2CO3溶液;③可能是______________溶液;
(设计方案并实验)
(1)小强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发现溶液变红,则这瓶试剂不可能是______________溶液。
(2)小强为了判断该溶液是NaOH溶液还是Na2CO3溶液,他又进行了如下实验:
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
取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 有气泡产生 | 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猜想②正确 |
(3)小明对小强的结论提出了质疑,小明认为如果原瓶中是氢氧化钠溶液也有可能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气泡,小明提出质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改进实验取少量该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取上层清液再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发现溶液变红,则现在这瓶试剂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K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是气体,B是红褐色的固体,K是常用的补钙剂的主要成份。H常用于工业生产玻璃。
(1)F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
(2)I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
(3)由H+I→G+K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以上反应中一定不包括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是电解水的实验,检验正极端的试管收集到的气体的方法是用______________,它与负极端试管内气体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
(2)乙是过滤液体实验,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丙是验证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实验,反应结束后天平的指针将______________ (选填“偏左”、“偏右”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
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用洗涤剂清洗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的______________作用;
(2)鸡蛋中富含的营养物质是______________;
(3)牛奶常用无毒的聚乙烯塑料袋包装,聚乙烯塑料属于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①金属材料 ②无机非金属材料 ③合成材料 ④纳米材料
(4)扇灭烛火是利用了______________的灭火原理;
(5)农业生产中使用的硝酸钾属于______________肥料。
如图装置中“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木炭和食盐),铁粉锈蚀消耗的水忽略不计,玻璃瓶容积为220mL,实验结束后氧气瓶中水的总体积为58mL。
(1)铁粉生锈实际上是铁与___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2)反应后水进入玻璃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