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混合物的的是
A.冰水 B.空气 C.液氧 D.酒精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 Si B. Al C. O D. Fe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稳定性 B.导电性 C.延展性 D.挥发性
今天是某校实验室开放日,晓明同学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先向气体发生装置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粒,然后将60克稀硫酸分三次加入,每次生成气体的质量如下表:
次数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加入稀硫酸质量/g | 20 | 20 | 20 |
生成氢气的质量/g | 0.08 | 0.08 | 0.04 |
试计算:
(1)共制得氢气_____g和共加入_____g锌粒。
(2)实验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夏天晒盐,冬天捞碱”这里的盐指的是氯化钠,碱指纯碱。如图是NaCl和Na2CO3的溶解度曲线
(提出问题)夏天晒的“盐”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假设一:“盐”中只含NaCl;
假设二:“盐”中除了NaCl还有______。
(实验探究)小红取少量“盐”样品溶于水,滴加几滴稀盐酸,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认为假设一成立,小丽查阅资料得知向Na2CO3溶液滴加稀盐酸时,Na2CO3先与盐酸反应生成NaHCO3,当盐酸加入一定量时,盐酸才与NaHCO3反应,她认为小红的实验不足以证明假设一成立,于是在原来的基础上稍做改动即可证明假设一不成立,她的做法是______;对应的现象是______。小明提出还可以向盐溶液中滴加足量的______,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也可以证明假设二成立。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保管不当,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且标签破损(如图),其残缺的标签中只剩下“Na”字样。同学们很感兴趣,决定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试剂可能是什么溶液呢?
(交流讨论)根据受损标签的情况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_____(填字母)。
A酸 B碱 C盐
(作出猜想)
(1)可能是Na2CO3溶液;
(2)可能是NaCl溶液;
(3)请你再作出一种猜想,猜想的物质与上面类别不同:可能是________溶液。
(设计并实验)
实验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和解释 |
Ⅰ | 取样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 | 无色溶液变红 | 该溶液不可能是NaCl溶液。 理由________。 |
Ⅱ | 另取样于另一只试管中,向其中 滴加足量的________。 | 产生大量的气泡 | 该溶液溶质为碳酸钠。 |
由此,同学们得出结论: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
老师指出该结论不严密。理由是:氢氧化钠溶液在空气中敞开放置,发生变质,能产生与实验Ⅰ和Ⅱ相同现象。老师提示,不需另取样,只要在实验Ⅰ后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_____溶液,若观察到红色溶液不褪色现象,即可说明该溶液中有氢氧化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