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碳酸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吕布兰、索尔维和侯德榜为它的工业化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 ...

碳酸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吕布兰、索尔维和侯德榜为它的工业化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

、吕布兰法:1789年,法国医生吕布兰(N. Leblanc, 1742 -1806)以食盐、浓硫酸、木炭和石灰石为原料,开创了规模化工业制取碳酸钠的先河,具体流程如图:

 

1)在高温条件下,②中发生两步反应,其中一步是Na2SO4和木炭生成Na2SC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2)③中水浸时通常需要搅拌,其目的是____

3)吕布兰法有明显不足,不断有科学家进行改进,请写出该法不足之处__(一处即可)。

II、索尔维法: 1892 年,比利时工程师索尔维发明氨碱法制碳酸钠,又称索尔维法。原理如下:

          

 

某兴趣小组采用下列装置模拟索尔维法制备碳酸氢钠,进而制得碳酸钠。实验操作如下:

①关闭K1,打开K2,通入NH3,调节气流速率,待其稳定后,打开K1通入CO2

②三颈烧瓶内出现较多固体时,关闭K2停止通NH3,一段时间后,关闭 K1停止通CO2

③将三颈烧瓶内的反应混合物过滤、洗涤、低温干燥,并将所得固体置于敞口容器中加热,记录剩余固体质量。

加热时间/min

t0

t1

t2

t3

t4

t5

剩余固体质量/g

未记录

15.3

13.7

11.9

10.6

10.6

 

 

 

请回答下列问题:

4)三颈烧瓶上连接的长颈漏斗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有同学认为应该在长颈漏斗内放置一团蘸有酸液的棉花,理由是______;关闭K2停止通NH3后,还要继续通CO2一段时间,其目的是_______

5)根据实验记录,计算t2NaHCO3固体的分解率为______( 已分解的NaHCO3质量与加热前原NaHCO3质量的比值)

 

加快碳酸钠的溶解速度 产生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污染环境(或者高能耗等其他合理答案) 平衡压强 吸收过量的氨气 使氨气、氯化钠等充分反应 50% 【解析】 I、吕布兰法:向氯化钠固体中加入浓硫酸并加热,得到氯化氢气体和硫酸钠溶液,再向硫酸钠溶液中加入木炭和石灰石,高温加热,硫酸钠和木炭反应生成硫化钠和一氧化碳,硫化钠再和碳酸钙反应生成硫化钙和碳酸钠,经过水浸得到碳酸钠溶液,再蒸发结晶得到纯碱。 II、①关闭K1,打开K2,通入NH3,调节气流速率,待其稳定后,打开K1通入CO2;氨气、二氧化碳和氯化钠反应即可得到碳酸氢钠晶体,再过滤、洗涤、低温干燥,并将碳酸氢钠晶体置于敞口容器中加热,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碳酸钠。 (1)在高温条件下,②中发生两步反应,其中一步是Na2SO4和木炭生成Na2S和C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③中”水浸”时通常需要搅拌,目的是加快碳酸钠的溶解速度; (3)吕布兰法有明显不足,例如会产生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污染环境; (4)三颈烧瓶上连接的长颈漏斗的主要作用是平衡压强,保证氨气和二氧化碳顺利通入三颈烧瓶;在长颈漏斗内放置一团蘸有酸液的棉花是为了吸收过量的氨气,防止污染空气;关闭K2停止通NH3后,还要继续通 CO2一段时间,使氨气、氯化钠等充分反应; (5)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t5时,固体质量不变,所以固体都是碳酸钠,设起始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 则起始碳酸氢钠的质量为16.8g;t2时,固体质量减少了16.8g-13.7g=3.1g,t5时,固体质量减少了16.8g-10.6g=6.2g,所以t2时固体正好减少了一半,说明碳酸氢钠分解了一半,则碳酸氢钠的分解率为50%。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大理石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某种大理石除主要成分为CaCO3 外,还有少量的硫化钙。甲和乙两位同学用这种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分别开展以下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一]:常温下,测得浓度均为a%的下列六种溶液的pH大小:H2SO4<HCl<H2S<H2CO3<HClO

复分解反应的其中一条规律为:较强酸发生类似反应可以生成较弱酸。

1)下列反应均能发生,其中不符合上述规律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

B

C

D

[资料二]:常见干燥剂有①浓硫酸 ②无水氯化钙 ③碱石灰 ④生石灰

[实验探究] 甲同学为了得到纯净的二氧化碳,设计了如下装置,请


 

2)制备的CO2气体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_________

3)上述装置中,A ______溶液,NaHCO3溶液可以吸收 ____

4)上述装置中,B 物质的名称可能是_________

5)将制得的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氯化钡溶液中,根据资料一判断,____(填没有)化学反应发生。

 

查看答案

利用坐标系建立物质间的关系是总结化学知识的一种方法。A-M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九种物质,如图是根据这九种物质的类别和几种元素的化合价构建的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图中“→”表示一种物质转换成另一种物质),已知 A 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1A的俗名是_________

2HG均可与M溶液反应,分别生成含该金属元素的两种盐溶液。GM的反应常用于工业除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D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在B溶液中加入一定量D溶液,过滤后取滤液,滴入过量M溶液,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4A-H八种物质中能与 M 溶液反应的物质有______种。

 

查看答案

氢氧化镁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矿石由MgO、Fe2O3、CuOSiO2组成。用它制备氢氧化镁的流程示意图如下:

部分金属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成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沉淀物

Fe(OH)3

Cu(OH)2

Mg(OH)2

开始沉淀

1.9

4.2

9.1

完全沉淀

3.2

6.7

11.1

 

(1)熟石灰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2)溶液A中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3)沉淀C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溶液B与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某材料只含金属镁和铝,课外小组为测定该材料中Mg的含量做了如下实验:取102g材料完全溶于盐酸得到溶液,将溶液分成两等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NaOH固体,NaOH固体与溶液中产生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则该材料中Mg的质量分数为( )

已知:


 

A.23.53% B.42.65% C.21.32% D.47.06%

 

查看答案

某小组同学完成了3个实验(图中 a 处连接压强传感器)。曲线 123分别表示加入等体积相应液体后,烧瓶123内压强随时间变化趋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比曲线 1 2 可知,二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B.对比曲线 1 3 可知,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C.由于注入液体占用了空间,所以三个实验的起始阶段压强都快速减小

D.对比曲线 2 3 可知,40%NaOH 溶液比饱和石灰水更适合吸收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