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三种物质各10g,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生成D物质20g。 再增加2.5g A物质并充分反应后,只有C物质有剩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第一次反应后B、C均有剩余
C.反应中消耗B、C的质量比为2:1
D.两次反应共生成 D 物质25g
将一定质量的锌粉加入到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溶液为蓝色,则滤渣中一定含银,一定不含锌
B.若溶液为无色,则滤液中一定不含硝酸铜,可能含硝酸银
C.若滤渣质量大于所加锌粉质量,则滤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D.若滤渣质量与所加锌粉质量相同,则滤液中一定不含硝酸银,可能含有硝酸铜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则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显碱性
D.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则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方法(括号里为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羊毛线和尼龙线(灼烧后闻气味)
B.氯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加水溶解、测温度)
C.氯化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加肥皂水,观察现象)
D.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燃着的木条伸入瓶内,观察现象)
肥田粉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其主要成分是硫酸铵,某厂生产的肥田粉标签上部分内容如下图所示。为测定该产品中含氮量是否合格,某小组同学三次取样,加水溶解后进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假设杂质不含氮元素,可溶于水,不与氯化钡反应:硫酸铵与氯化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xx x牌肥田粉 有效成分:硫酸铵[(NH4)2SO4] 含氮量:20.0% 生产日期:2018年12月12日 |
|
|
| |
实验序号 | 1 | 2 | 3 | |
样品的质量/g | 15 | 15 | 15 | |
加入氯化钡溶液的质量/g | 50 | 100 | 150 | |
生成沉淀的质量/g | 11.65 | 23.3 | 23.3 | |
(1)15 g样品中硫酸铵完全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___g。
(2)该产品的含氮量是否符合标签内容? (写出计算过程)
(3)如果将三次实验后的物质混合在一起,最终所得溶液中的溶质除样品中杂质外,还有______________。
某兴趣小组探究氢氧化钠的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观察到试管A中出现了白色沉淀,试管B中溶液变红色,可是过一会儿红色却消失。小组同学重新进行实验,但现象相同。为此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参与:
探究一:探究A试管现象产生的原因
[提出问题]A试管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猜想二:可能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较大。
[设计实验]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猜想一不正确,猜想二正确 |
写出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探究B试管中溶液褪色的原因
[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
[猜想]甲同学:可能与O2有关;乙同学;可能与______________大小有关。
[设计实验]两位同学分别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1)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 | 实验目的 | 现象 | 结论 |
① 将NaOH溶液加热煮沸 | __________ | 溶液先变红,后又变成无色 | 自己的猜想不正确 |
② 向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并滴一些植物油在其上方 | __________ |
(2)乙同学使用了色度传感器测溶液的颜色:他在a、b、c三个比色皿中分别加入等量5%、10%、20%的NaOH溶液然后各滴加2滴酚酞试液。溶液颜色的变化曲线如图[说明:溶液无色时色度值(透过率)为100%]。乙同学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