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包白色粉末样品,可能由 NaCl、Na2SO4、Na2CO3、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某同学为测定该样品的组成,做如下实验:
Ⅰ.取少量样品,加水溶解得无色溶液;
Ⅱ.另取少量粉末样品,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1)由上述实验可推测样品中一定不含有上述物质中的 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为进一步确定样品的组成,另取少量样品按下图所示步骤进行实验:
则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____________;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
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
(1)在地壳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
(2)下列铜制品的用途中,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 ____________(填字母)。
A 铜火锅 B 铜导线 C 铜 钟 D 铜 钱
(3)下列三种金属被发现、使用的先后顺序依次为:铜、铁、铝。金属大规模被使用的先后顺序跟_______(填字母)关系最大。
A 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B 金属的导电性 C 金属的活动性
(4)现有一包由 5.6 g 铁、7.2 g 镁、1.0 g 碳混合而成的粉末,把它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铜溶液中。写出铁和氯化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实验结束后,测得剩余固体中含有三种物质。则剩余固体的质量不可能是 ____________(填字母)。
A 26.2 g B 26.6 g C 26.0 g D 25.8 g
请根据如图提供的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 a、b 的仪器名称:a 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
(2)实验室将装置A 和C 连接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 实验结束,应先将____________,然后熄灭酒精灯。
(3)实验室若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选用的装置为____________(填字母), 若要得到干燥的二氧化碳,还需用到F 装置,则F 装置所盛试剂的名称是 ____________,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F 所示的装置,输氧时, ____________(填“n”或“m”)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4)实验室利用某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向 100g 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 5 g 的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 97.2 g,则原过氧化氢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____________(填字母)。
A 10.8% B 35% C 0.35% D 5.9%
水、溶液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生理盐水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溶液,其溶质是 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净化水的操作有①过滤②蒸馏③静置沉淀等多种,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操作是 ___________(填序号)。
(3)打开汽水瓶盖,发现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___________有关。
(4)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 t1℃时,甲、乙、丙三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_____。
② 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写最简比)。
③ t3℃将乙和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低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乙___________丙(填“>”、“<”或“=”)。
(5)84“消毒液”广泛应用于防治新型肺炎的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
① 配制 6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2%的次氯酸钠溶液,需要固体次氯酸钠___________g;水___________mL(水的密度为 1g/mL)。
② 若将上述配制的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 2%的次氯酸钠溶液,需要加入水的质量是___________g。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由H、C、O 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它们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① 若某单质为最清洁的燃料,它的化学式是 ___________。
② 若某化合物能燃烧,则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____。
(2)A、B、C 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图中已略去部分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 若A 为黑色固体,A、B、C 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且B 与C 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则C 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
② 若 A、B、C 均为碱,且C 为蓝色沉淀,写出A→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
(3)在A+B→C+D 的反应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若 C 和D 为盐和水,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 若 A 是氧化铜、B 为一氧化碳,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 若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则生成物中不一定有水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___________;
(2)锌与稀盐酸反应___________;
(3)一氧化碳高温条件下与氧化铁反应 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