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所示装置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B.所示装置验证中和反应的热效应
C.所示装置验证面粉粉尘能发生爆炸
D.所示装置配制20%的Ca(OH)2溶液
“微观—宏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如图是金属钠投入水中所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以下解释或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为1︰1
B.钠原子在该反应过程中得到电子
C.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D.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OH-,故呈碱性
为有效阻隔病毒通过飞沫传播,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卫生组织提倡大家戴口罩外出,口罩的原料主要是无纺布,又称不织布,多采用聚丙烯塑料(PP材质)为原料经高温熔融等步骤生产而成。无纺布属于( )
A.天然材料 B.合成材料 C.金属材料 D.无机非金属材料
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a+、SO42-、CO32- B.NH4+、Cl-、OH-
C.Fe3+、Na+、OH﹣ D.Ba2+、K+、CO32-
用括号内的物质不能区分的一组是
A. NaCl固体、NH4NO3固体 (水)
B. K2CO3溶液、BaCl2溶液 (稀硫酸)
C. 铁粉、氧化铜粉末 (稀盐酸)
D. NaOH溶液、Na2CO3溶液 (酚酞)
氧烛是一种用于缺氧环境中自救的化学氧源,广泛用于航空、航海等领域,其主要成分为NaClO3,还含有适量的催化剂、成型剂等。氧烛通过撞击火帽引发反应后,能持续放出高纯氧气,主要反应原理为2NaClO3=2NaCl+3O2↑。一根氧烛大约可以供100个人呼吸1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运输和保存氧烛时允许不断撞击 B.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氧烛制取氧气的反应为分解反应 D.氧烛是一种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