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究物质的化学性质,某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将A、B两支试管中的上层清液倒进一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小组同学将烧杯内的物质进行过滤。为了确定滤液中溶质的成分,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猜想)猜想1:NaCl
猜想2: NaCl、BaCl2
猜想3:NaCl、Na2CO3、HCl
(评价交流)你认为以上猜想________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
则你的猜想为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小组同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只加入一种溶液,就确定了滤液的溶质成分,加入的溶液是_______________。
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由硫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钙、氯化钡、氯化镁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该样品的组成,取适量样品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_____。
(2)现象②产生的无色气体是______;滤渣a的成分是______。
(3)若现象①“滤渣全部溶解”变为“滤渣部分溶解”,其他现象不变,则原样品一定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__。
请根据下列A﹣G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中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2)用装置F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3)将装置G倾斜使两种药品混合可用于制取CO2,与B装置相比较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
(1)用化学用语表示
2个铁离子______________
表示的粒子___________
(2)空气中氮气的含量最多,氮气在高温、高能量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反应。下图是以空气和其他必要的原料合成氮肥(NH4NO3)的工业流程。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a 步骤①中发生的是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b 写出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c 上述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________个。
(3)将一定量的金属M(M是Mg、Al、Zn、Fe中的一种)粉末放入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无色滤液。向滤渣和滤液中分别滴加稀盐酸均无明显现象产生。则金属M不可能是_________。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_____________。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
|
|
|
A.向100g 10%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100g 10%的氢氧化钠溶液 | B.将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质量丙>乙>甲 | C.向盛有一定量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逐渐加入铁粉至过量 | D.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和稀盐酸中各加入铁粉至过量 |
A.A B.B C.C D.D
在托盘天平的两盘分别放入质量相等的烧杯,烧杯中各盛放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向两个烧杯中同时放入下列物质,反应停止后天平不平衡的是
A.5.6g铁 5.6g镁铝合金
B.2.4g镁 2.4g铝
C.10g碳酸钙 5.6g氧化钙
D.16.8gNaHCO3 16.8gMgC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