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鉴别、分离、除杂的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 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观察火焰是否熄灭 |
B |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 通入氧气后点燃 |
C | 分离MgCl2、NaC1固体混合物 | 依次加入水和适量Ca(OH)2溶液,过滤后向沉淀中加入适量盐酸,再蒸发两种溶液得到固体 |
D | 鉴别CaCO3、NaC1、NaOH、CuSO4四种固体 | 分别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观察现象 |
A. A B. B C. C D. D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化合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一种,所以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B.同种元素的粒子质子数相同,所以含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溶液一定显酸性
D.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据报道,用75%的酒精(乙醇的水溶液)5分钟即可杀灭“新型冠状病毒”,以下关于乙醇(化学式为C2H6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
B.一个乙醇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
C.乙醇中C,H,O三种元素质量比为2:6:1
D.75%的酒精属于混合物,可用作消毒剂
中国古诗词既蕴含人文思想,又闪耀理性光辉。对下列古诗词划线部分隐含的化学现象解释不合理的是
A.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煅烧石灰石,不发生化学变化
B.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C. 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生铁经不断煅烧捶打氧化,降低碳的含量后变成钢
D.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态存在
铁粉中混入了少量的某种盐杂质,为测定混合物中铁粉的质量分数,某小组进行了如下操作:称取7.7g混合物,然后将80 g稀硫酸分四次加入盛装混合物的容器中,测得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如下表。( 盐杂质不与单质铁反应)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 g | 20 | 20 | 20 | 20 |
产生氢气的累计质量/g | 0.05 | 0.15 | 0.20 | m |
(1)表中m的值为______;第三次加入的硫酸________(填“被”或“未被")反应完。
(2)计算混合物中铁粉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3)请根据数据和计算结果,在坐标中画出对应的曲线。
(4)第一次加入稀硫酸时,产生的氢气只有0.05g 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以硫化铜精矿为原料生产干燥而纯净的氯化亚铜(CuCl)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产品CuCl是一种白色固体,难溶于乙醇和水,可溶于氯离子浓度较大的溶液,在潮湿空气中易氧化变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乙醇易挥发,与水能任意比互溶,与CuCl不发生化学反应。
(1)“焙烧”前要对精矿进行粉碎,其目的是提高焙烧时的______
(2)“焙烧”在低于500°C的条件下进行,焙烧完成后,CuS转化为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酸浸” 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反应”过程中的反应为: ,则X的化学式是__; 加入NaCl时要控制它的用量,以防止氯离子浓度过大而造成_____.
(5)“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有________和________(填化学式)。
(6)“醇洗”的目的是除去产品中所含的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