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化钙(CaO2)是用途广泛的优良供氧剂。以电石渣[主要成分为Ca(OH)2,含少量CaCO3]为原料制备过氧化钙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所示。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
Ⅰ、Ca(OH)2+2NH4Cl=CaCl2+2NH3·H2O;
Ⅱ、CaCl2+2NH3·H2O+H2O2+6H2O=CaO2·8H2O↓+2NH4Cl;
Ⅲ、CaO2·8H2O在水中不稳定,会缓慢分解。
(1)Ca(OH)2的俗名为_____,“过滤1”所得滤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_,过氧化钙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价。
(2)在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要遵循“一贴、二低、三靠”原则。其中“一贴”指的是_____。生产过程中为了精确测定溶液的pH,常使用_____(填仪器名称)。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制备CaO2·8H2O的反应时间(t)与产率(ω)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平均反应速率最快的时间段为_____(填字母)。
a、0~10min
b、10~20min
c、20~30min
d、30~40min
②30min后,产率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
某活动小组对一瓶敞口放置的84消毒液的成分进行探究。结合学过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敞口放置的84消毒液中含有哪些溶质?
(查阅资料)
Ⅰ、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次氯酸钠溶液容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次氯酸(HClO)和碳酸钠;次氯酸和次氯酸钠溶液都具有漂白、杀菌、消毒功效;
Ⅱ、次氯酸不稳定,见光或受热易分解生成盐酸和氧气。
(提出猜想)
Ⅰ、84消毒液没有变质。
Ⅱ、84消毒液_____。
Ⅲ、84消毒液完全变质。
(设计方案)为验证猜想,设计如下方案:
步骤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① | 往试管中加入少量的84消毒液,滴入足量BaCl2溶液,振荡。 | 产生白色沉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 猜想Ⅰ不成立。 |
② | 向盛有84消毒液的试管中插入有色纸条,放置一段时间。 | 有色纸条_____(填“褪色”或“不褪色”)。 | 猜想Ⅱ不成立,猜想Ⅲ成立。 |
(得出结论)综上所述,敞口放置的84消毒液的溶质中一定有_____,次氯酸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拓展延伸)
Ⅰ、次氯酸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有毒的黄绿色气体单质,该气体单质是_____,因此,84消毒液_____(选填“能”或“不能”)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混合使用。
Ⅱ、84消毒液一般需稀释至浓度为1∶500或1∶200,1∶200的84消毒液快速配制法如下表:
84消毒液 | 2.5mL | 12.5mL | 25.0mL | 50.0mL |
加自来水 | 0.5kg | 2.5kg | 5.0kg | 10.0kg |
现要配制1∶200的84消毒液15.0kg,需量取84消毒液_____mL。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装置,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常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用该方法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填字母),开始收集氧气的最佳时间是_____。
(2)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
(3)装置G被称为多功能瓶,具有多种用途。
①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氧气应从_____(选填“a”或“b”,下同)端管口通入。
②瓶内装入适量浓硫酸用于干燥氧气时,氧气应从_____端管口通入。
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如图)是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织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动车组列车。结合学过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制造列车需要用到铝合金、不锈钢、高强度钢、有机玻璃等多种材料。其中有机玻璃属于_____(选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
(2)铝合金不易生锈的原因是_____。钢轨锈蚀的条件是与_____和_____同时接触,为防止钢轨生锈,可在钢轨上喷涂防锈涂料,该防锈方法的原理是_____。
(3)铝热焊一般应用于铁路钢轨的现场焊接,利用铝和氧化铁(Fe2O3)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熔融状态下的铁单质,对钢轨中的缝隙进行焊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反应。
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1)现有:①铁屑;②牛奶;③干冰;④墨水;⑤红磷;⑥波尔多液;⑦二氧化硫;⑧高锰酸钾。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
(2)下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纯净物的是_____;能表示由两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的是_____。
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 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的质量 | 2 | 30 | 20 | 10 |
反应后的质量 | m | 39 | 5 | 16 |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甲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过程中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3:5 D.丙可能是单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