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含金属元素的物质是( )
A.H2SO4 B.Al2O3 C.NO2 D.P2O5
下列元素符号正确的是( )
A.金aU B.锰Mn C.氦he D.银AG
某地温泉中富含硫、铜、锌等,可以治疗皮肤病。这里的“硫、铜、锌”指的是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
某兴趣小组发现了一包敞口放置的碱石灰样品,为确定其成分,同学们在实验室对这包碱石灰样品展开了探究。
(查阅资料)①碱石灰是由CaO 和NaOH固体混合而成,通常用于吸收二氧化碳或干燥气体;②熟石灰微溶于水,且溶于水放出的热量很少,可以忽略不计;③CaCl2溶液显中性。
(提出猜想)根据资料,同学们分析该碱石灰样品的主要成分可能含有CaO、NaOH、Ca(OH)2、CaCO3、________。
(实验探究)小组同学讨论后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步骤一: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水溶解 | 无明显放热现象 | 碱石灰样品中一定不含CaO和__________ |
步骤二:继续加足量水,振荡、静置、观察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碱石灰样品中一定含有CaCO3 |
步骤三:取少量步骤二的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CaCl2溶液 | _______ | 碱石灰样品中一定含有Na2CO3 |
(思考分析)小明同学经过分析认为步骤二的结论不准确,原因是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解释结论)通过以上探究分析可以得出该碱石灰样品中含有的物质组成可能有________种。
(交流反思)(1)碱石灰是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初中化学中常见的___________气体不能用碱石灰干燥。
(2)实验室保存干燥剂的注意事项是要__________保存。
不同类别的物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某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1)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之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_____色。
②写出“甲——乙”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某化学小组为了验证甲、乙、丙物质之间关系,进行实验并得出结论: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 产生气泡 | 此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 |
该小组同学对意外观察到气泡现象产生兴趣,对该变质的NaOH溶液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该NaOH溶液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呢?
(猜想与假设)
猜想1:NaOH溶液部分变质;
猜想2:NaOH溶液全部变质。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下面是甲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通过明显现象验证了一种猜想。请帮助甲同学完成下表中的实验方案及相关问题。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并不断振荡 | _____ |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钠 |
②_____ | _____ |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 |
(实验结论)该氢氧化钠溶液_____(填“部分”或“全部”)变质。
(反思评价)在上述(实验探究)中,乙同学认为用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钙溶液也能探究出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程度。甲同学认为乙同学的说法不合理,这样会对氢氧化钠的检验造成干扰。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甲同学的理论依据_____。
钠是一种活泼金属,常温下能与氧气、水等物质发生反应。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在实验室,小亮先取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于烧杯中,再取一小块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蓝色滤渣,并对滤被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Na2SO4溶液呈中性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 Na2SO4
猜想二: Na2SO4和NaOH
猜想三:____________
猜想四: Na2SO4、CuSO4和NaOH
小明认为猜想______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与验证)
实验 | 实验操作 | 实验現象 | 实验结论 |
实验一 |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仔细观察现象 | 溶液为无色 | 猜想_____不成立 |
实验二 | 向实验一所取滤液中滴入酚酞溶液 | ________ | 猜想二不成立 |
实验三 | 常温下,再取少量滤液,测溶液酸碱度 | pH=7 | 猜想_____成立 |
(拓展延伸)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钠及前面的金属____(填“能”或“不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盐溶液里置换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