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用餐中,小丽对“固体酒精”产生好奇,于是她买回一袋,和同学一起对其进行研究。
(查阅资料)固体酒精中含有酒精、氢氧化钠等物质。
(提出问题)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及变质的程度如何?
(做出猜想)
小丽猜想:没有变质,只含有氢氧化钠
小明猜想:全部变质,只含有碳酸钠
你的猜想:部分交变质,含有__________________
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小丽取少量固体酒精在水中充分溶解后过滤,取上述滤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小丽说氢氧化钠没变质,小明认为她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____________。
请你补全实验设计,填写表格中的①②③,证明固体酒精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所及变质的程度如何。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____________________ | 有气泡产生 | 小丽猜想不成立 |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 你的猜想成立 |
(拓展提升)除去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方法是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碱石灰是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新制的碱石灰是CaO和NaOH的混合物。
(提出问题)敞口放置一段时间的碱石灰样品中的成分是什么?
(问题猜想)碱石灰样品中可能含有CaO、NaOH、CaCO3、Na2CO3和________等五种物质。
(查阅资料)BaCl2溶液显中性。
(实验探究)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 过程或现象 | 结论 |
Ⅰ.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 | 试管壁发热 | 样品中CaO、NaOH至少含一种 |
Ⅱ. 向上述试管中继续加入足量的水,振荡、静置并过滤 | 得到溶液A和固体B | 样品中一定含有CaCO3 |
Ⅲ. 向溶液A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振荡、静置并过滤 | 得到溶液C和固体D | 溶液A中含有CO |
Ⅳ. 向溶液C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 溶液变红色 | C溶液显碱性 |
(思考分析)(1)有同学认为步骤Ⅱ的结论不准确,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判断溶液A中加入的BaCl2溶液过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步骤Ⅲ中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4)溶液C中所含阳离子的符号________。
(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探究,能确定该碱石灰样品中肯定含有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存放的一瓶烧碱固体试剂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他们的活动,并回答有关问题。
(1)小组同学认为:该试剂已经变质,因为烧碱在空气中能发生反应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为检验烧碱是否变质,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取少量的烧碱样品放入洁净的试管中,然后向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观察到_____的现象,说明烧碱已变质。
(3)实验(2)所得无色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呢?
资料:碳酸钠的溶液呈碱性
(作出猜想)
①只有_____
②氯化钠、碳酸钠
③有氯化钠、碳酸钠、盐酸
④有氯化钠、盐酸
(讨论)小组同学一致认为猜想③不合理,因为_____。
(实验验证)把实验(2)所得溶液用pH试纸测定其pH约为5,说明猜想_____正确,他们测定pH的正确操作是_____。
在化学实验室里,小娜意外发现实验桌上有一瓶敞口放置的熟石灰,对此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该瓶药品的变质情况如何?其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该瓶药品没有变质,成分是Ca(OH)2;猜想二:该瓶药品完全变质,成分是CaCO3;猜想三:该瓶药品部分变质,成分是_____。
(进行实验)(1)小娜称取了1g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10mL水充分振荡,结果发现固体不能完全溶解,从而确定猜想一不正确。大家讨论后认为小娜的结论不正确,理由是_____。
(2)大家继续进行实验,将小娜实验后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取滤渣于另一试管中,加入足量_____,观察到_____,从而确定猜想一不正确。
(3)取实验(2)中的滤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_____,确定猜想三正确。
(得出结论)该瓶药品部分变质,猜想三正确。
(反思交流)写出实验(2)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拓展分析)如果将无色酚酞溶液换做另一种试剂,也可完成该验证实验,则所选用的试剂是_____。
常温下,铜制品生锈可生成绿色的铜绿。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下列相关探究。
探究一:甲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铜片生锈的必要条件。
(猜想)常温下,铜生锈可能与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有关。
(实验)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并持续观察一个月。
他们观察到只有实验①中铜片表面生锈,实验②、③、④中铜片始终无明显变化。
(解释与结论)
(1)试管中的蒸馏水要预先煮沸,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④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得出“铜生锈一定与二氧化碳有关”的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________(填序号)。
(4)由上述实验推知,铜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同时接触。
(反思与评价)
(5)在做猜想与假设时,同学们认为铜生锈与氮气无关,其理由是_________。
(6)欲进一步证明铜绿中含有碳酸盐,所需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乙组同学探究加热铜绿会生成什么物质。
他们与老师一起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试管口有无色液体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完成后,试管内固体由绿色变为黑色。
(7)他们经过讨论,猜想黑色固体可能是氧化铜或者是炭粉,或者是二者的混合物。乙组同学继续实验,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____________(填实验操作以及现象),证明只有氧化铜。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镁条在空气中久置表面会变黑。某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镁条变黑的条件。
(查阅资料)常温下,亚硫酸钠(Na2SO3)可与O2发生化合反应。
(猜想与假设)常温下,镁条变黑可能与O2、CO2、水蒸气有关。
(进行实验)通过控制与镁条接触的物质,利用下图装置(镁条长度为3cm,试管容积为20mL),分别进行下列5个实验,并持续观察20天。
编号 | 主要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1 | 先充满用NaOH浓溶液洗涤过的空气再加入2mL浓硫酸 |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
2 | 加入2mL NaOH浓溶液 |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
3 | 先加入2mL浓硫酸再通入约4mL CO2 |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
4 | 先加入4mL饱和Na2SO3溶液再充满CO2 | 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 |
5 | 先加入2mL蒸馏水再通入约4mL CO2 | 镁条第3天开始变黑至第20天全部变黑 |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和2中,NaOH浓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实验1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实验3中,试管内的气体主要含有CO2、_________。
(4)得出“镁条变黑一定与CO2有关”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__________(填编号)。
(5)由上述实验可推知,镁条变黑的条件是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6)在猜想与假设时,同学们认为镁条变黑与N2无关,其理由是_________。
(7)欲进一步证明镁条表面的黑色物质中含有碳酸盐,所需要的试剂是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