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学完碱的化学性质后,做了澄清石灰水和稀盐酸反应的实验,并将废液...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学完碱的化学性质后,做了澄清石灰水和稀盐酸反应的实验,并将废液倒入一洁净的废液缸中,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Ⅰ:甲同学在做实验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于是对澄清石灰水和稀盐酸能否发生反应表示怀疑,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实验时应先向澄淸石灰水中滴几滴酚酞试液,再滴加适量的稀盐酸,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时,就可以说明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探宄Ⅱ:废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

猜想一:CaCl2 猜想二:CaCl2、HCl

猜想三:CaCl2、HC1、Ca(OH)2          你的猜想:___________

丙同学认为猜想三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实验设计)

设计者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丁同学

取少量废液于一支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碳酸钠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猜想一正确

戊同学

取几粒锌粒于一支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废液

________________

猜想二正确

 

(评价与反思)请判断以上设计的两个方案中,__同学的方案合理,请分析另一个方案不合理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与交流)若实验证明猜想二是正确的,你认为该废液来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______________(填一点).

 

溶液的红色逐渐褪去 CaCl2、Ca(OH)2 2HCl+Ca(OH)2=CaCl2+2H2O 锌粒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 戊 猜想中都有氯化钙,加碳酸钠溶液都会产生白色沉淀 腐蚀下水道或污染水质 【解析】 由题目的信息可知:甲同学实验时应先向澄淸石灰水中滴几滴酚酞试液,再滴加适量的稀盐酸,当观察到溶液的红色逐渐褪去时,就可以说明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我的猜想,废液中溶质的成分是:CaCl2、Ca(OH)2;丙同学认为猜想三是错误的,理由是盐酸和氢氧化钙不能共存;戊同学取几粒锌粒于一支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废液,锌粒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猜想二正确;设计的两个方案中,戊同学的方案合理,丁同学的方案不合理,原因是猜想中都有氯化钙,加碳酸钠溶液都会产生白色沉淀;该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腐蚀下水道或污染水质。探究Ⅱ:我的猜想,废液中溶质的成分是:CaCl2、Ca(OH)2;;丙同学认为猜想三是错误的,理由是2HCl+Ca(OH)2===CaCl2+2H2O;【实验设计】戊同学取几粒锌粒于一支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废液,锌粒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猜想二正确; 【评价与反思】设计的两个方案中,戊同学的方案合理,丁同学的方案不合理,原因是猜想中都有氯化钙,加碳酸钠溶液都会产生白色沉淀;【表达与交流】该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腐蚀下水道或污染水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同学进行下图两个实验。

l)甲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乙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3)把甲、乙反应后的溶液倒入同一烧怀,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他决定对白色沉淀的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硫酸钡不溶于酸。

(提出猜想) 白色沉淀为:Ⅰ._______Ⅱ.Mg(OH)2BaSO4Mg(OH)2MgCO3.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与结论
 

过滤、洗涤白色沉淀备用;向白色沉淀中加入盐酸至过量
 

若沉淀全部溶解,且无其它现象;猜想成立;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______且无气体产生,猜想成立。
若沉淀完全溶解,________,猜想成立。

(拓展与思考)如果猜想成立,产生此结果的原因是做甲实验时___________;上述白色沉淀的成分不可能出现的组合是Mg(OH)2MgCO3BaSO4,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2017云南)小明同学在课外阅读中得知:钠是一种活泼金属,常温下能与氧气、水发生反应,其中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 2NaOHH2↑。在实验室,该同学先取50 mL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硫酸铜溶液于烧杯中,再取绿豆大小的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蓝色滤渣,并对滤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的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已知Na2SO4的水溶液呈中性。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2SO4

猜想二:_________

猜想三:Na2SO4CuSO4

猜想四:Na2SO4CuSO4NaOH

其中猜想不合理的是________

(实验方案与验证)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观察现象

溶液为无色

猜想____不成立

实验二

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酚酞试剂

无明显现象

猜想____不成立

实验三

常温下,再取少量滤液,测溶液酸碱度

pH7

猜想____成立

 

(拓展延伸)金属钠在运输、保存中应该注意: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某同学将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和稀硫酸混合,反应完全后(假设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用品)pH试纸、Zn片、氧化铜粉末、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

(假设猜想)

猜想一:硫酸钠;

猜想二:硫酸钠、碳酸氢钠;

猜想三:硫酸钠、硫酸;

猜想四:硫酸钠、碳酸氢钠、硫酸。

经分析猜想四不正确,因为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同学们取反应后的溶液用不同方案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硫酸,观察到___________,则猜想二错误;

2)如图所示进行实验,试纸变色,对照比色卡,pH______7(填),猜想三正确。

(讨论)(1)小丽认为还可选择Zn片、氧化铜粉末进行实验,预测可观察到的现象分别为_____;黑色粉末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________色。

2)小明认为也可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也能得出结论。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案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给予了肯定,同时指出探究和讨论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分别是: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王明发现铝的化学性质活泼,但打磨后的铝与稀盐酸反应快,而与稀硫酸反应的速率却非常慢,对此,他向老师提出疑问,并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了以下探究活动,请你和他一起完成:

(提出问题)铝与稀硫酸反应的速率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铝与稀硫酸反应时所用稀硫酸浓度太小。

请你写出铝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以下实验用品:大小相同的铝片、10%的稀硫酸、30%的稀硫酸、氯化钠、硫酸钠、试管、试管夹、酒精灯、镊子、药匙、砂纸。

(设计实验)(1)王明为探究假设是否成立,设计了如下实验:

操作步骤

现象

结论

将打磨后的铝片放入试管中,加入_______

有少量气

泡产生

假设不成立

将打磨后的铝片放入试管中,加入____

有少量气

泡产生

 

2)针对以上异常现象,老师给大家提示,铝与稀盐酸反应快,而与稀硫酸反应慢,可能与两种酸中的酸根离子有关,为了证明这一假设,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

操作步骤

现象

结论

将打磨后的铝片放入试管中,加入30%的稀硫酸和______

有较多

气泡产生

假设成立

将打磨后的铝片放入试管中,加入30%的稀硫酸和______

有少量

气泡产生

 

(反思与评价)(1)你认为除了以上因素,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_

2)为什么铝制品有较好的抗腐蚀性?_________

 

查看答案

金属是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类材料,如何防止铁的锈蚀是工业研究的重点内容。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如图进行实验,经过一周后观察,试管AC中的铁钉无明显变化,试管B中的铁钉明显锈蚀。

(分析)(1)A中加入的蒸馏水要事先煮沸,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探究影响铁锈蚀速率的因素

(实验与现象)

序号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1

常温下将铁丝放在潮湿的空气中一小时

铁丝表面依然光亮

2

常温下将铁丝放在潮湿的空气中一个月

铁丝表面已变得灰暗

3

将潮湿的铁丝放在常温的氧气流中一小时

铁丝表面略显灰暗

4

将潮湿的铁丝放在高于常温的氧气流中一小时

铁丝表面已变得灰暗

5

将浸过氯化钠溶液的铁丝放在高于常温的氧气流中一小时

铁丝表面灰暗程度比实验4严重

 

(分析与结论)(1)对比实验34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该实验可知,可以影响铁锈蚀速率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若铁锈的成分是一种红褐色的碱类物质,请写出铁生锈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日常生活中常要保持铁制品________

(拓展与应用)取暖贴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铁生锈产生热量,取暖贴药剂的主要成分是铁粉、氯化钠和活性炭粉。其中氯化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