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
①图B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若用C装置手机氧气,验满时,应将带木星的木条放在_____________(填“b”或“c”)端导口,若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满。
(2)小明在帮老师整理实验室时,发现一瓶为密封的KOH固体,对其成分提出以下假设,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①KOH与NaOH的化学性质相似。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KOH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②K2CO3溶液呈碱性,BaCl2溶液、KCl溶液呈中性。
[猜想假设]:假设Ⅰ:只含KOH;假设Ⅱ:含KOH和K2CO3;假设Ⅲ:只含K2CO3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 有气泡产生 | 假设______不正确 |
② 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振荡,静置 |
_____________________ | 假设Ⅲ正确 |
③ 取②中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问题讨论]:步骤②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应用] :完全变质的KOH也有利用价值,从K2CO3的组成或性质看,这瓶变质的试剂在农业上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资阳)实验室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可能发生了变质(若发生变质,变质的结果生成了Na2CO3)。现对该瓶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分析检测。
(猜测溶质)
猜测一:溶液中溶质只有NaOH;
猜测二:溶液中溶质只有Na2CO3;
猜测三:溶液中溶质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
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则该溶液可能是碱溶液或碱性溶液。
②Na2CO3溶液能使pH试纸变蓝,BaCl2溶液则不能使pH试纸变色。
(实验设计)
实验方案一:
实验方案二:
(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方案一,你得出的结论是: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________,可排除猜测________。
根据实验方案二,你认为该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
(讨论)
(1)实验方案一不能准确确定溶质一定含有NaOH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为防止NaOH溶液变质,你的措施是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碱石灰是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新制的碱石灰是CaO和NaOH的混合物。
(提出问题)敞口放置一段时间的碱石灰样品中的成分是什么?
(问题猜想)碱石灰样品中可能含有CaO、NaOH、CaCO3、Na2CO3和________等五种物质。
(查阅资料)BaCl2溶液显中性。
(实验探究)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 过程或现象 | 结论 |
Ⅰ.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 | 试管壁发热 | 样品中CaO、NaOH至少含一种 |
Ⅱ. 向上述试管中继续加入足量的水,振荡、静置并过滤 | 得到溶液A和固体B | 样品中一定含有CaCO3 |
Ⅲ. 向溶液A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振荡、静置并过滤 | 得到溶液C和固体D | 溶液A中含有CO |
Ⅳ. 向溶液C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 溶液变红色 | C溶液显碱性 |
(思考分析)(1)有同学认为步骤Ⅱ的结论不准确,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判断溶液A中加入的BaCl2溶液过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步骤Ⅲ中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4)溶液C中所含阳离子的符号________。
(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探究,能确定该碱石灰样品中肯定含有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
(2017阜新)不同类别的物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某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1)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之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________色。
②写出“甲——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化学小组为了验证甲、乙、丙物质之间关系,进行实验并得出结论: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 产生气泡 | 此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 |
该小组同学对意外观察到气泡现象产生兴趣,对该变质的NaOH溶液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该NaOH溶液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呢?
(猜想与假设)
猜想1:NaOH溶液部分变质。
猜想2:NaOH溶液全部变质。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下面是甲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通过明显现象验证了一种猜想。请帮助甲同学完成下表中的实验方案及相关问题。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并不断振荡 | ________ |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钠 |
②_______ | _______ |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 |
(实验结论)该氢氧化钠溶液________(填“部分”或“全部”)变质。
(反思评价)①氢氧化钠溶液露置于空气中容易变质,原因是___________。
②在上述(实验探究)中,乙同学认为用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钙溶液也能探究出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程度。甲同学认为乙同学的说法不合理,这样会对氢氧化钠的检验造成干扰。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甲同学的理论依据______________。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比较金属 R 与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査阅资料)铁的活动性比铜强。
(进行猜想)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做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R>Fe>Cu;猜想二:_______________; 猜想三:Fe>Cu>R。
(收集证据)为了验证哪一种猜想成立,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展开实验探究。
| 主要操作 | 主要现象 | 实验结论 | |
甲 | 将打磨好的R 丝插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 | ____________ |
| 猜想一正确 |
乙 | 将粗细相同打磨好的 R 丝、铁丝,分别插入体积和溶质质量分数都相同的稀盐酸中 | R 丝表面产生气泡速率比铁丝表面产生气泡速率_____________( 填 “快”或“慢”) | ||
丙 | 将粗细相同打磨好的 R 丝、铁丝,分别在空气中点燃 | R 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铁丝在空气中_______________ |
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交流反思)三位同学交流讨论后认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有多种。
(归纳总结)他们总结得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常见方法有:
(1)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
(2)金属与酸溶液是否反应或反应的剧烈程度;
(3)金属与______________是否反应。
不锈钢材料中含有的金属铬(Cr)能提高钢的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对铬的金属活动性产生了探究兴趣,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来比较铬、镁、铜的活动性强弱。
(查阅资料)铬(Cr)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表面能生成具有抗腐蚀性的致密氧化膜。铬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亚铬(CrSO4)溶液。该小组同学针对铬、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作出如下猜想:
(作出猜想)猜想一:Cr>Mg>Cu
猜想二:______
(实验探究)取大小相同的铬、镁、铜三种金属薄片,用砂纸打磨光亮,放入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观察到铬片表面产生气泡较缓慢,溶液变成蓝色;镁片表面产生气泡较快;铜片表面没有明显变化。
(分析讨论)
(1)用砂纸打磨的目的是_________。
(2)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实验结论)猜想___正确。
(反思交流)(1)根据以上分析,小组同学认为选择三种药品也可完成该实验的探究,其所选药品是___________。
(2)根据金属铬在不锈钢材料中的特性,可知铬在防止金属锈蚀方面有重要的作用,请写出一条防止金属锈蚀的有效措施______。
(拓展延伸)根据以上探究,在硫酸铜和硫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金属铬,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固体中加入盐酸,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