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白酒
B.蒸馏水
C.医用酒精
D.生理盐水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
B.蜡烛燃烧
C.干冰升华
D.海水晒盐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活动产生的废液中含稀盐酸,需先测定其溶质质量分数后进行处理。(杂质不参加反应)
(1)实验时需配制50g5%的氢氧化钠溶液,若用氢氧化钠固体和水来配制,则需称量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_____g。
(2)取20g废液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逐滴加入5%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共消耗氢氧化钠溶液16g。计算废液中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恰好完全反应时烧杯中的溶液所含粒子数目关系:Na+_____Cl-。(填“>”、“=”或“<”)
小组同学收集了某种铝制易拉罐,剪成条状并打磨后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发现纯铝片表面有划痕。
(发现问题)根据所学知识,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硬度更_____,结合上述现象,可得出该易拉罐不是纯铝制作。那么易拉罐中除铝外,还含有什么金属呢?
(查阅资料)①铝制易拉罐中的主要成分是铝,可能还含有镁、铁。
②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镁和铁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作出猜想)该易拉罐的金属组成除铝外,可能还含有镁、铁中的一种或两种。
(实验设计)小明取打磨后的铝制易拉罐样品按如下方案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解释与结论 |
(1)取一定量的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_____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 固体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过滤后得到黑色粉末。 | 样品中含铝 |
(2)取少量上述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 有气泡产生,溶液变成浅绿色 | 样品中含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
(实验结论)小明得出该易拉罐是由铝和铁组成。
(反思评价)其他同学分析后认为小明的实验方案不严谨,理由是_____;大家认为应该补充下列实验:取步骤(1)中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某种金属的盐溶液后,如果无现象产生,则小明的结论正确。你认为加入的盐溶液中阳离子对应的金属理论上可以是_____(填一种即可)。
(拓展应用)下图为国家颁布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废弃易拉罐应放入标有_____(填序号)图标的垃圾桶内。
某班同学取用相同总质量的木炭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发现有的小组“黑色固体变红色”这一实验现象不明显。小组同学对此异常现象进行如下探究。
(知识回忆)碳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理论上碳和氧化铜的质量比为_____。
(作出猜想)产生异常现象可能与所取用木炭粉和氧化铜的质量比有关。
(实验探究)小组同学用总质量相同但质量比不同的木炭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不考虑其中杂质),分别进行实验,部分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1 | m(C):m(CuO) | 实验后A处试管中固体颜色 | C处导管口的现象 |
1 | 1:8 | 红色固体中有少量黑色固体 | 尾气燃烧 |
2 | 1:9 | 红色固体中有较少量黑色固体 | 尾气燃烧 |
3 | 1:10 | 红色固体中有很少量黑色固体 | 尾气不燃烧 |
4 | 1:11 | 红色固体中有极少量黑色固体 | _____ |
5 | 1:12 | 红色固体中无黑色固体 | 尾气不燃烧 |
6 | 1:13 | 红色固体中有较多黑色固体 | 尾气不燃烧 |
(交流讨论)
(1)推测实验4中“C处导管口的现象”是_____。
(2)上述探究可得出,实验时所用木炭粉和氧化铜的质量比控制在1:10~1:12之间,可观察到黑色固体明显变红,同时还可减少_____(填化学式)排放,防止空气污染。
(3)检验实验6反应后A处试管中黑色固体物质,可滴加的试剂是_____,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反思评价)分析发现,实验5中m(C):m(CuO)比值与理论值不符,实验后却无黑色固体残留。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实验中过量的黑色固体消失的原因:_____(写一个即可)。
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一中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欲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可从图一中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填字母)。
(3)图二中E是小组同学组装的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为了解装置具有该优点的原因,他们在装置E中连接压强传感器(如图F),从而测定实验中试管内气体压强变化的情况(如图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双选)。
I、ab段试管中液面逐渐上升
Ⅱ、be段石灰石与稀盐酸脱离接触
Ⅲ、c点的对应操作是打开弹簧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