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钙为白色固体,易溶于水,可作食品防霉剂,国家标准规定了其用于制作面食、糕点时每千克面粉中的最大使用量。小组同学实验探究其性质和防霉的效果。
I.探究丙酸钙的性质
(进行实验)用下图裝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完成实验,记录如下:
序号 | ① | ② |
装置 |
|
|
现象 | 试管内壁有水雾 | 注入酸后,有气泡产生,石灰水变浑浊 |
(解释与结论)
(1)②中现象说明有CO2产生。CO2与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查阅资料得知丙酸钙与盐酸反应无气体生成。由实验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Ⅱ.探究丙酸钙防霉的效果
(进行实验)分别按下列①~⑧的配方蒸制8个馒头,冷却后置于密封袋中,记录如下:
组别 | 第1组 | 第2组 | |||||||
序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
配方 | 面粉/ g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50 |
酵母/ g | 0.75 | 0.75 | 0.75 | 0.75 | 0.75 | 0.75 | 0.75 | 0.75 | |
蔗糖/ g | 0 | 0 | 0 | 0 | 5 | 5 | x | 5 | |
丙酸钙/g | 0 | 0.06 | 0.10 | 0.15 | 0 | 0.06 | 0.10 | 0.15 | |
开始发霉时间 | 第3天 | 第4天 | 第5天 | 第6天 | 第3天 | 第4天 | 第5天 | 第6天 |
(解释与结论)
(3)设计第1组实验的目的是____。
(4)第2组,⑦中x为_______。
(5)对比第1组、第2组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反思与评价)
(6)某同学认为“制作面食、糕点时,丙酸钙用量越大越好”你是否同意此观点,并说明理由:_____。
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240℃。
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 | 步骤及现象 |
Ⅰ将一定量的白磷、红磷分別浸入80℃热水中(如左图所示)。白磷、红磷均不燃烧 Ⅱ.升高右侧漏斗至红磷露出水面。红磷不燃烧 Ⅲ.升高左侧漏斗至白磷露出水面。白磷燃烧 |
(1)Ⅰ中白磷不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
(2)对比Ⅱ和Ⅲ,可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_。
从下图选择仪器,配置6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
(1)需要称量NaCl的质量为____g。
(2)量取水用到的仪器有____(写名称)。
(3)从配好的溶液中倒出10g,其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
补全实验报告。
装置及操作 | 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
| (1)向1中滴加______溶液 | 铁片上附着红色固体,溶液颜色变浅 | Fe的金属活动性比Cu的强 |
(2)向2中滴加盐酸 | 固体减少,得到黄色溶液 | 化学方程式:___ | |
(3)向3中滴加足量盐酸 | ________ | Ca(OH)2能与盐酸反应 |
下列是两个关于水的实验。
(1)实验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 实验1,试管a中得到的气体能燃烧
B 实验1,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均改变
C 实验2,水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请从A或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均作答,按A计分。
A氧气的制取与性质 | B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 |
|
|
(1)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