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氯化钾、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 0 | 20 | 40 | 60 | |
溶解度/g | 氯化钾 | 27.6 | 34.0 | 40.0 | 45.5 |
硝酸钾 | 13.3 | 31.6 | 63.9 | 110.0 |
依据上表数据和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能表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分别是甲和乙
B.t1℃时,氯化钾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在 34.0 g 至 35.0 g 之间
C.t2℃时,将接近饱和的丙物质的溶液升高温度,可使其变成饱和溶液
D.氯化钾中混有少量的硝酸钾,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2018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降温可使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B.t2 ℃时,等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甲>乙>丙
C.t2 ℃时,将15 g甲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再降温到t1 ℃,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分别将甲、乙、丙三种物质t2 ℃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 ℃,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乙>甲=丙
(2018恩施州)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t2 ℃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
C.将B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
D.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018淮安)如图是甲、乙两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1 ℃时,向50 g水中加入10 g甲,所得溶液可以达到饱和状态
B.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可使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乙的不饱和溶液
C.甲中混有少量乙,可以采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D.t2 ℃时,将甲、乙两溶液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质量一定相等
(2018沈阳)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 ℃时,甲、乙的溶解度都是40 g
B.t2 ℃时,100 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80 g甲
C.将t1 ℃乙的饱和溶液降温,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D.将t2 ℃甲的溶液降温一定能析出晶体
(2018扬州)KNO3与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NO3的溶解度比KCl的溶解度大
B.t1温度下的KCl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有晶体析出
C.A点所表示的KCl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9%
D.冷却热的KNO3饱和溶液可获得KNO3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