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化学试题 >

小明怀疑自家菜地因施用硫酸铵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土壤酸化问题,于是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

小明怀疑自家菜地因施用硫酸铵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土壤酸化问题,于是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进行了研究。

(查阅产品说明)小明同学根据下图所示产品说明书中的_____和硫酸铵的组成,推测硫酸铵受热可能会分解生成氨气,使肥效降低。

(探究1)土壤的酸碱性

实验1:按上图所示溶解土样,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用pH试纸测量土样浸出液的pH约为4,说明土壤呈酸性。

(探究II)硫酸铵具有哪些性质

实验2:25℃时,将30g硫酸铵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此时所得溶液对应图中_____(选填序号)点的状态,测得其pH约为5。

实验3:为证明硫酸铵受热分解生成了氨气小组同学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①硫酸铵固体减少;②用酚酞溶液浸湿的滤纸________③小气球变大。

 

小明依据现象①和②,小红只依据③,都得出了硫酸铵受热分解的结论。小组同学认为小红的依据不合理,小气球胀大可能是装置中的空气受热膨胀所致。若要通过小气球的变化得出硫酸铵受热分解的结论,还需继续进行观察,若________,才能得出这一结论。

实验4:按图中所示进行实验,闻到刺激性气味,说明硫酸铵能与熟石灰发生反应。

(拓展应用)

(1)为保证铵态氮肥的肥效,不能高温暴晒,不能__________

(2)硫酸铵中氮元素被植物吸收后,剩余的硫酸铵使得土壤酸化,可用熟石灰进行改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贮存条件 加速溶解 C 变红 冷却装置后小气球体积保持不变 与碱性物质接触 Ca(OH)2+(NH4)2SO4=CaSO4+2NH3↑+2H2O 【解析】 本题通过探究硫酸铵的性质主要考查了溶解度曲线的应用,酸碱指示剂,盐的性质等。认真审题,找出对解题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 查阅产品说明:根据硫酸铵的贮存条件:阴凉干燥,可以判断硫酸铵受热易分解,再根据硫酸铵的化学式(NH4)2SO4推测硫酸铵受热可能会分解生成氨气; 探究1:溶解土样时使用玻璃棒搅拌可以加速土样溶解; 探究2:根据硫酸铵溶解度曲线判断25℃时,硫酸铵的溶解度略大于70g,25℃时,50g的水溶解超过35g的硫酸铵才能达到饱和,即将30g硫酸铵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不饱和溶液;图中A、B表示饱和溶液,C表示不饱和溶液,此时所得溶液对应图中C;氨气显碱性,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冷却装置后小气球体积保持不变,说明有气体生成,可以说明“硫酸铵受热分解”; 拓展应用:(1)硫酸铵与碱性物质接触,容易产生氨气,降低肥效,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2) 用熟石灰进行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钙与硫酸铵反应生成硫酸钙、水和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NH4)2SO4=CaSO4+2NH3↑+2H2O。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冬季雾霾频发,某校社会实践小组的同学们,对某地区雾霾的成分、成因、危害及防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启了项目性学习之旅。

(信息检索)雾是浮游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霾是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较高造成的能见度较低的现象。霾的主要成分可能含有可溶性硫酸盐、硝酸盐,铵盐、不溶性有机物、黑碳、金属元素和其它元素。

(提出问题)某地霾的成分是什么?

(实验准备)选择该地重度雾霾天气,用SDLKC1000型大流量TSP采样器在室外采集大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10g

活动一:探究霾中是否含有铵盐和硫酸盐。

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5g样品,加少量熟石灰末,混合、研磨

_______

含有铵盐

方案二

5g样品,加适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_____

有白色沉淀生成

含有硫酸盐

 

(总结反思)工业上应加强对污染企业的监管,农业上应合理施用化肥。

活动二:探究霾中是否含有黑碳。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创新实验。(将活动一得到的残渣,干燥后置于中间凹槽内)

(实验步骤)滴入过氧化氢溶液制取O2,排出装置内空气后,再在导管口接上气球。

向右边的凹槽内滴入澄清的石灰水,

接通电源,用热电阻丝点燃残渣

(实验现象)残渣剧烈燃烧,澄清石灰水浑浊,气球变大。

(实验结论)霾中含有黑碳。装置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交流研讨)某同学对“霾中含有黑碳”的结论产生质疑,理由是_____

活动三:查阅资料,霾中还含有AlNaZnPbHgCd等金属元素,其中的有害元素除Cd外,还有_____

(能力发展)请你联系实际填写关于雾霾的问卷调查表:

项目

雾霾频发的成因

控制雾霾频发的做法

政府采取的应急措施

能源结构不同

推广太阳能发电

人工降雨

烧散煤取暖

______

向空中或地面洒水

______

推广新能源汽车

私家车限号出行

 

(检出进度)小组同学没有进行的探究项目是_____

 

查看答案

同学们利用假日去参观博物馆,发现一些青铜器(铜、锡合金)表面呈绿色。老师告诉他们,这是铜器长期暴路在空气中生成了铜锈的结果。为了弄清这种绿色铜锈的元素组成,回来后,他们在实验室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1)铜锈俗称铜绿,受热易分解。

2)无水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化学式为CuSO4,遇水变蓝,通常实验用作证明有无水分存在。

[实验设计1]采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装药品:

3)固定、连接仪器;盛有铜绿的试管应_____固定在铁架台上;

4)点燃酒精灯;

5)停止加热。

[实验现象]1B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证明铜绿受热生成了水。

2C中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加热一会儿后,A试管中观察到固体由绿色变为黑色。生成的黑色物质是什么呢?他们进一步进行探究:

[实验设计2]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A中的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_____

黑色固体消失,_____

黑色固体是氧化铜

 

[实验结论]铜绿中含有_____元素。

[交流与反思]BC装置能否互换位置,请说明原因:_____

 

查看答案

蔗糖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某兴趣小组对蔗糖的组成进行了探究。

(作出猜想)小组同学认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葡萄糖和氧气,葡萄糖进一步转化为蔗糖,故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实验验证)

方案一:小明将蔗糖在氧气中燃烧,检验到生成产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得出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小刚认为该方案不合理,只能说明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小刚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然后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给蔗糖加强热。

(1)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现,说明蔗糖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2)观察到硬质玻璃管中残留有黑色固体,他猜想该黑色固体是单质碳,并继续利用图示装置,另选试剂进行了验证单质碳的实验,实验过程和现象如下: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____,点燃酒精灯

①硬质玻璃管中的黑色固体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_____________

 

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拓展交流)

(1)方案二中,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查阅资料得知蔗糖的化学式为C12H22O11。小红发现:蔗糖分子中氢原子的数目是氧原子数目的2倍,但是,蔗糖中氧元素质量却是氢元素质量的8倍,导致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2019广东改编)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石灰石和盐酸制取一瓶CO2,验满后,将澄清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发现没有变浑浊。兴趣小组对这个异常现象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澄清石灰水为什么没有变浑浊?

(查阅资料)(1CO2过量时,CaCO3沉淀会转化为可溶于水的CaHCO32

2AgCl不溶于稀硝酸。

(提出猜想)、石灰水已完全变质

_____

CO2中混有HCl

(实验方案)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取少量澄清石灰水于试管中,加入_____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不成立

2

将少量的气体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

_____

猜想不成立

3

将气体通入盛有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再加稀硝酸

_____

猜想成立

 

步骤(3)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实验结论)制取的CO2气体中混入了HCl,所以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

(交流讨论)若要收集到纯净、干燥的CO2,需将混合气体依次通入饱和NaHCO3溶液和_____

(拓展思考)回忆课本中收集呼出气体的操作后,同学们尝试用排水法收集一瓶CO2,倒入澄清石灰水后,石灰水变浑浊。你认为该实验成功的原因是_____(写一点)。

 

查看答案

某兴趣小组在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中,先用铝制易拉罐收集满一罐二氧化碳,然后迅速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浓溶液,立即将易拉罐口封闭(不漏气),轻轻摇动易拉罐,发现易拉罐很快变瘪,但过一段时间后,易拉罐又重新鼓起来(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忽略不计)。

(讨论)甲同学认为易拉罐变瘪证明CO2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CO2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乙同学认为此结论不严谨,原因是_____

同学们又对易拉罐重新鼓起来展开了探究。

(探究1)易拉罐为什么重新鼓起来?是不是反应又产生了气体?

(实验验证)取少量铝片于试管中,先加入适量的水,片刻后再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浓溶液,观察到_____

(探究2)该气体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a、该气体可能是CO2

b、该气体可能是H2

c、该气体可能是O2

(讨论交流)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猜想_____不成立。

(实验验证)将(探究1)中实验所产生的气体用试管中,迅速将燃着的木条伸入试管口,观察到发出“噗”的声音,产生_____,片刻后熄灭。

(实验结论)证明猜想_____成立。

(拓展应用)在生活中铝制容器不能用来盛装酸性物质,也不能用来盛装_____物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