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测定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样品的变质程度,某化学活动小组称取该固体样品6.5g放入锥形瓶中,加水溶解,配成50g溶液,再向锥形瓶中滴加稀硫酸,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质量的部分实验数据和锥形瓶中溶液质量变化的图象如表所示: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 40 | 65 | 75 |
产生气体的质量/g | 1.1 | 2.2 | 2.2 |
(1)6.5g样品与稀硫酸完全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是________g。
(2)6.5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结果精确至0.1%)
(3)以上三次的实验数据中,只有一次加入的稀硫酸与锥形瓶中溶液的溶质恰好完全反应。
①如图图象中a的数值是________。
②求该实验中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写出计算过程)
某班同学为验证碳酸钠的化学性质,向盛有碳酸钠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迅速用带导管的橡胶塞塞紧试管口,并将导管另一端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右侧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实验结束后,将两支试管中的所有物质倒入同一个废液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澄清废液。同学们对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忽略二氧化碳的影响)
(提出问题)废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
(猜想一)CaCl2、NaCl、HCl
(猜想二)CaCl2、NaCl和Na2CO3
(猜想三)_____________
(进行讨论)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_____________是错误的。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 | _______ | (猜想一)成立 |
(反思拓展)最终同学们确认了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若将废液直接排入铸铁管道引起危害,你认为该废液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
某固体物质可能含有Na2SO4、Na2CO3、CaCl2、CuSO4、KCl和KOH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组成,流程和现象记录如下:
(资料)CaCl2、BaCl2、KCl三种溶液均呈中性
(1)依据步骤①的实验现象得出固体物质中一定不含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根据上述实验得出固体物质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可能含有________为进一步确定可能含有的物质,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写出实验的操作、现象和结论)
以下是化学实验常用的仪器。请回答有关问题。
(1)A图,用铁夹固定好试管后,要使试管口略低于试管底部,应调节螺旋_____(填“K1” “K2”或“K3”)。
(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CO2应选择的固体药品是________选用上述仪器中的_______填序号);所用8g10%的稀盐酸,需用25%的盐酸______g来配制。
化学用语填空
(1)KC1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__。3个铁离子:_________。
(2)硝酸钾、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
①t2℃时,分别将30g硝酸钾和氯化钾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一定形成饱和溶液的是_____。
②图2是有关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若保持溶液的质量不变,操作Ⅰ为_____。
③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 图2中①与②的溶质质量可能相等
B 图2中②与③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 等温度、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的晶体质量:硝酸钾>氯化钾
D 等温度、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饱和溶液,降低相同的温度,析出的晶体质量:硝酸钾>氯化钾
(3)向m克AgNO3、Cu(NO3)2和 Fe (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质量仍为m克,滤渣中一定有_________,滤液中可能有的金属阳离子_____。
现有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ag时,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②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m(bg<m<cg),此时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CuCl2+2NaOH═Cu(OH)2↓+2NaCl
③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dg时,溶液pH>7
④在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整个过程中,溶液中氯元素的质量先减小后不变
A.②③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