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t3℃时,将 12g A物质加入到25g水中,形成的溶液是_________溶液(“饱和”“不饱和”“无法确定”)。
(2)C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A 物质,欲提纯得到 C物质的固体,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3)t2℃时,将 A 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时,溶液的溶质质分数_________(“变大”,或“变小”,或“不变”),然后再逐渐冷却t1℃,在冷却的过程中,下列图像不正确的是________。
下图给出A、B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N表示氮元素)
|
| N |
|
A |
|
| B |
(1)A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为__________,该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__周期。
(2)写出一种含有B元素的氧化物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
已知:铁在高温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铜在氯化铁溶液中发生反应:Cu+2FeCl3=2FeCl2+CuCl2 。现有一定质量的铁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固体粉末倒入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振荡,充分反应后静置,然后从烧杯中取适量溶液(表示为“甲”)于试管中,并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乙和固体丙。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
①甲中一定不含有FeCl3;
②甲中一定含有CuCl2,可能含有FeCl3;
③若向丙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乙中一定含有 ZnCl2、FeCl2,可能含有CuCl2;
④若向丙加稀盐酸有气体产生,则乙中可能含有 ZnCl2、FeCl2,一定不含CuCl2。
A.1 B.2 C.3 D.4
某兴趣小组完成了系列数字化实验,他们的数据记录和描述如下:
(1)表示水的电解;
(2)表示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
(3)表示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在 M 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
(4)表示向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其中实验过程与图中所示描述相符合的是( )
A.(1)(4) B.(1)(2) C.(2)(3) D.(3)(4)
有关物质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 “→”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aO、CaCO3、Ca(OH)2是含氧化合物,简称氧化物
B.反应③可以通过至少 2 种途径实现
C.所有反应皆为复分解反应
D.Ca(OH)2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因此,Ca(OH)2 溶液升温后溶质质量分数一定降低
实验室制取某气体的实验原理为:Na2SO3+H2SO4(浓)Na2SO4+H2O+X↑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 是空气污染物,能导致酸雨
B.从物质分类的角度来看,X 属于酸
C.X 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2
D.该制取装置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完全相同